肝炎是肝脏炎症统称,病因多样,包括感染性(如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和非感染性(如药物、酒精、自身免疫、代谢);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特定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两者临床表现有共同处也有不同,诊断均需一般及病因学检查,治疗均需针对病因及对症支持,乙肝需抗病毒等治疗且需长期监测随访,不同年龄段患两者时也有不同特点。
一、定义与范畴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肝炎的病因多样,涵盖了感染性(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和非感染性(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
二、病因差异
肝炎:
感染性病因:除了乙肝病毒外,还有甲肝病毒、丙肝病毒、戊肝病毒等病毒可引起相应的病毒性肝炎;细菌感染如肝脓肿相关的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肝炎;寄生虫感染,像肝吸虫感染等也会引发肝脏的炎症反应。
非感染性病因:药物性肝炎是由于使用某些药物引起,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酒精性肝炎与长期大量饮酒密切相关,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炎症;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机体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细胞,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女性中相对更常见,可能与女性的免疫调节特点等因素有关;代谢性因素,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相关,好发于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等代谢异常的人群。
乙肝:病因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且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侵入性医疗操作等)、性传播(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
三、临床表现
肝炎:
共同表现: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炎早期可能都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肝大,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转氨酶等指标升高。
不同病因特点: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起病较急,常有发热等前驱症状;丙肝起病相对隐匿,多数人感染后无明显症状;药物性肝炎在用药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症状,停药后部分可恢复;酒精性肝炎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可能伴有肝掌、蜘蛛痣等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可能伴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乙肝:
急性乙肝:部分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出现急性发病过程,表现与一般急性肝炎相似,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人感染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
慢性乙肝:感染乙肝病毒超过6个月,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处于携带状态;也可能有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人会逐渐出现病情进展,出现黄疸加深、腹水、下肢水肿等严重表现,长期慢性乙肝感染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四、诊断方法
肝炎:
一般检查:都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血常规等初步评估肝脏功能和全身情况。
病因学检查: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检查,如病毒性肝炎需要检测甲肝抗体、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戊肝抗体等明确是否为病毒性肝炎及具体类型;药物性肝炎需要详细询问用药史;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检测自身抗体等。
乙肝:
血清学检查:主要通过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及传染性等,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病毒学检查: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可了解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对病情评估和抗病毒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肝功能检查:评估肝脏受损情况,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变化反映肝脏炎症程度。
肝脏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有助于了解肝脏形态结构变化,早期发现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
五、治疗原则
肝炎: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如甲肝和戊肝多为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乙肝需要根据病情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等;药物性肝炎需停用可疑药物;酒精性肝炎要严格戒酒;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对症支持治疗:都需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给予护肝、退黄等对症治疗药物改善症状,保护肝脏功能。
乙肝:
抗病毒治疗:对于符合抗病毒指征的乙肝患者,如乙肝病毒DNA阳性、转氨酶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有肝硬化倾向等情况,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核苷类似物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免疫调节等治疗:在抗病毒基础上,根据病情可能还会进行一些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但主要还是以抗病毒为关键。
监测与随访:乙肝患者需要长期监测病情,包括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不同年龄段人群患肝炎或乙肝时也有不同特点,儿童患乙肝如果是母婴传播感染,可能会慢性化风险较高;老年人患肝炎时,机体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且进展相对更快,在治疗时需要更谨慎评估药物对肝脏和全身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