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预后受骨折类型、年龄、合并损伤等因素影响,低能量稳定骨折预后较好,高能量不稳定骨折等预后较差;儿童再生能力强但严重骨折也需重视,老年愈合差且易伴基础病;合并内脏、血管损伤会增加治疗难度和影响预后。预后表现有功能恢复良好或不良及生活质量高低之分,早期规范治疗、积极处理合并损伤、康复训练可促进良好预后。
一、影响预后的因素
骨折类型:
低能量损伤导致的稳定性骨盆骨折,如撕脱性骨折等,预后相对较好,经过适当治疗后多数可恢复正常的骨盆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例如,青少年因肌肉牵拉引起的髂前上棘或髂前下棘撕脱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如休息、制动等),骨折愈合后功能恢复良好。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如骨盆环双处骨折伴骨盆变形等,预后相对较差。这类骨折往往合并有严重的内脏损伤、血管损伤等,治疗复杂,骨折愈合后可能出现骨盆畸形、慢性疼痛、行走困难等问题。例如,交通事故导致的骨盆粉碎性骨折,常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如膀胱、尿道、直肠损伤等,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严重影响预后。
年龄因素:
儿童骨盆骨折:儿童骨骼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塑形潜力。例如,儿童的青枝骨折,即使骨折端有成角畸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自身的塑形逐渐纠正,预后较好。但如果是严重的骨盆骨折,也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导致骨盆畸形等问题。比如,儿童骨盆环骨折,若复位不良,可能会影响骨盆的生长,导致成年后骨盆形态异常,影响盆腔脏器的位置和功能。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能力较差,而且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同时也会影响骨折的预后。例如,老年患者骨盆骨折后,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整体预后,即使骨折愈合,也可能因为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合并损伤情况:
合并内脏损伤:如合并膀胱破裂、尿道断裂等泌尿系统损伤时,不仅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还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等问题,从而影响骨盆骨折的预后。例如,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需要进行尿道修复等处理,若修复不顺利,可能会出现尿道狭窄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合并血管损伤:骨盆骨折常合并髂内、髂外动脉等大血管损伤,若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即使血管损伤得到修复,也可能因为血管损伤导致的组织缺血等问题,影响骨折周围组织的愈合,进而影响骨盆骨折的预后。比如,骨盆骨折合并髂动脉损伤,经过手术修复血管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可能仍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骨折愈合延迟或不愈合。
二、预后的具体表现
功能恢复:
良好预后: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骨盆的稳定性恢复,能够恢复正常的行走、负重等功能。例如,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或简单的手术治疗后,3-6个月左右骨折愈合,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轻度工作。
不良预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盆畸形,导致行走时骨盆倾斜,出现跛行;或者出现慢性骨盆疼痛,尤其是在久坐、久站或行走较长时间后疼痛加剧;还可能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后出现骨盆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佩戴骨盆支具进行矫正,而且即使佩戴支具,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的步态和功能。
生活质量:
高生活质量:对于预后良好的患者,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例如,年轻的、骨折类型简单且没有合并严重损伤的患者,骨折愈合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参与各种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等。
低生活质量:预后不良的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比如,因骨盆骨折导致慢性疼痛、行走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照顾或辅助器具,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上下楼梯等,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
三、促进良好预后的措施
早期规范治疗:
对于骨盆骨折,早期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合并损伤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是稳定性骨盆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骨盆兜带固定等;如果是不稳定骨盆骨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早期规范的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例如,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及时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骨盆环的完整性,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积极处理合并损伤:
在治疗骨盆骨折的同时,要积极处理合并的内脏损伤、血管损伤等。例如,合并膀胱破裂时,要及时进行膀胱修补术;合并血管损伤时,要进行血管修复术等。只有妥善处理合并损伤,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骨盆骨折的良好预后。比如,合并尿道断裂时,早期进行尿道会师术或尿道端端吻合术等,能够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骨盆骨折预后的改善。
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促进骨盆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对于老年患者,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例如,骨折固定解除后,患者可以进行髋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