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后牙龈萎缩的原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菌斑牙石刺激致牙龈发炎萎缩)、矫正力不当(不同年龄对矫正力耐受不同,不当矫正力致牙龈退缩)、牙龈自身因素(年龄致牙龈退变、生活方式影响、自身疾病等致牙龈易萎缩);预防措施有针对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采取相应口腔卫生维护及合理矫正等;处理方法为轻度萎缩纠正习惯、牙周治疗及调整矫正力,中度及重度萎缩除上述外可能需手术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处理。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龈本身会有一定的生理性退缩趋势,而牙齿矫正过程中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会加重这一情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弱,若矫正时未养成良好刷牙习惯,更容易因菌斑、牙石堆积导致牙龈炎症进而萎缩;成年人牙齿矫正时,本身牙龈状况可能因年龄有一定基础变化,再加上口腔卫生控制不好,菌斑牙石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牙龈萎缩。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在牙齿矫正期间,吸烟会使口腔局部环境变差,加重牙龈炎症,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如偏好甜食、黏性食物等,容易在牙齿表面残留食物残渣,为菌斑形成提供条件,影响牙龈健康,增加矫正后牙龈萎缩的可能性。
病史因素:若患者本身有牙周炎等病史,在牙齿矫正前牙周组织就已经受到一定破坏,矫正过程中牙齿移动可能会使原本就不稳定的牙周组织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牙龈萎缩加重。
菌斑、牙石是引起牙龈炎症的主要局部刺激因素。在牙齿矫正过程中,由于矫治器的存在,牙齿清洁难度增加,如果不能有效清除菌斑、牙石,就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长期的炎症会使牙龈组织发生病理性萎缩。
矫正力不当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对矫正力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的牙槽骨可塑性强,但如果施加的矫正力过大,会影响牙槽骨的正常改建,同时也可能对牙龈周围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成年人牙槽骨改建相对缓慢,不合适的矫正力更易导致牙龈支持组织受损,引发牙龈萎缩。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中的口腔习惯等也会影响。比如矫正期间过度啃咬硬物等,会使局部受力不均,增加牙龈萎缩风险。
病史因素:有牙周炎等病史的患者,牙周组织本就脆弱,矫正力不当更容易导致牙龈萎缩加重。
如果正畸医生施加的矫正力过大或方向不正确,会使牙齿移动速度过快或方向异常,超出了牙龈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承受范围,从而引起牙龈退缩。例如,过大的矫治力可能会压迫牙龈乳头,影响其血运,导致牙龈乳头萎缩,进而波及附着龈,造成牙龈整体萎缩。
牙龈自身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龈组织会逐渐发生生理性退变,弹性和抵抗力下降,在牙齿矫正这种可能对牙龈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牙龈萎缩。儿童牙龈相对健康且有较好的修复能力,但如果本身牙龈存在一些潜在的薄弱因素,矫正时也可能引发萎缩;老年人牙龈本身已处于退变状态,矫正时更需谨慎控制相关因素以减少牙龈萎缩发生。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等会影响身体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牙龈组织的健康。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牙龈更容易受到细菌等因素的侵害,增加矫正后牙龈萎缩的可能性。
病史因素:本身有牙龈纤维瘤病等牙龈自身疾病的患者,在牙齿矫正过程中,牙龈对矫正因素的耐受能力差,更容易出现牙龈萎缩。
部分患者本身牙龈组织较薄、附着龈宽度不足等,在牙齿矫正时,即使口腔卫生良好、矫正力合适,也相对更容易发生牙龈萎缩,因为其牙龈组织的解剖结构特点使其对牙齿移动等刺激的承受能力较弱。
牙齿矫正后牙龈萎缩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
年龄相关:儿童在牙齿矫正时,家长要监督其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选择合适的正畸牙刷和牙线等清洁工具;成年人矫正时,要更注重自身口腔卫生维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了解牙龈状况,根据年龄特点合理调整矫正方案。
生活方式相关: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啃咬硬物等。儿童要引导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成年人要自觉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护口腔健康,降低牙齿矫正后牙龈萎缩风险。
病史相关:有牙周炎等病史的患者,在牙齿矫正前要积极治疗牙周炎,待病情控制稳定后再进行正畸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牙周状况。
矫正前应进行全面口腔检查,评估牙龈状况,选择合适的矫治器和矫正方案。矫正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正畸操作规范,合理控制矫正力的大小和方向,定期调整矫治器,确保牙齿移动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矫正期间要掌握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定期使用含氟漱口水辅助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减少菌斑牙石堆积。
处理方法
轻度牙龈萎缩:如果牙龈萎缩程度较轻,首先要纠正不良口腔习惯,严格保持口腔卫生。可以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如洗牙去除菌斑牙石,控制牙龈炎症,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对于因矫正力不当导致的轻度牙龈萎缩,需要正畸医生调整矫正力,使牙齿移动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和改建。
中度及重度牙龈萎缩:当牙龈萎缩较明显时,除了上述基础治疗和调整矫正力外,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手段。对于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牙龈移植手术等方法来改善牙龈外观和功能,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要严格评估。同时,要长期密切随访,观察牙龈状况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特殊人群如儿童,在处理牙龈萎缩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法,以保护儿童口腔健康和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