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尺桡骨远端骨折需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方式,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还需预防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要早期正确康复训练、良好固定、定期复查。
一、左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
1.临床表现
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有时可伴有瘀斑,骨折处压痛明显,手腕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畸形,如餐叉样畸形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身体状况等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疼痛表达相对不清晰,但肿胀等表现仍较明显;老年人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后症状可能相对更易被忽视,但肿胀等表现也较为典型。
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等情况,骨折发生的风险相对较高,受伤后症状可能更明显。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曾有过左腕部损伤史,再次受伤时更应警惕左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能。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首选方法,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伸直型、屈曲型、粉碎型等)及移位情况。通过X线能清晰看到骨折线的位置、骨折端的对位对线关系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发育特点,X线检查可帮助判断骨骺是否受累等情况;老年人则可同时观察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CT检查在一些复杂骨折或需要更精确了解骨折细节时会被采用,例如粉碎性骨折,CT能更清楚地显示骨折块的移位及粉碎情况等。
二、左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外固定:对于一些移位不严重或经过手法复位后对位对线良好的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然后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手法复位需要专业医生操作,通过适当的手法使骨折端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不同年龄患者手法复位的难度和效果可能不同,儿童骨骼弹性较好,复位相对容易但固定需要更注意;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因素,复位后固定要更稳定,防止再次移位。
外固定支架固定:对于一些复杂骨折或手法复位困难、外固定不稳定的情况,可考虑外固定支架固定。这种方法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固定环境,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当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不能达到满意的对位对线,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时,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端固定,以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同年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手术要考虑对骨骺的影响,尽量选择对骨骺损伤小的内固定材料;老年人要注意手术创伤对身体整体状况的影响,术后康复要更注重预防并发症。
三、左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
1.早期康复(骨折后1-2周)
手指屈伸活动:在骨折固定后,就可开始进行手指的主动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儿童患者由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家长协助进行手指活动;老年人则要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肩部和上臂肌肉收缩:进行肩部的钟摆运动以及上臂肌肉的等长收缩,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可防止肌肉萎缩。
2.中期康复(骨折后2-6周)
腕关节活动度训练:在骨折端相对稳定后,逐渐开始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度训练。可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方式,被动活动由他人协助或借助简单器械进行,主动活动则患者自己用力进行。儿童患者腕关节活动度训练要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老年人要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加重。
前臂旋转活动:进行前臂的旋转活动训练,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可在坐位或卧位下进行,动作要缓慢、平稳。
3.后期康复(骨折后6周以上)
力量训练:逐渐增加手部和前臂的力量训练,可使用握力器等进行握力训练,以及进行前臂抗阻旋转等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恢复手部和前臂的功能。儿童患者力量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老年人要注意训练强度,防止肌肉疲劳。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进行穿衣、持物、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四、左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
1.并发症
关节僵硬:是常见并发症,由于长期固定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等原因引起。儿童患者因生长发育特点,若发生关节僵硬,可能对未来关节功能影响更大;老年人本身关节退变基础上,更容易出现关节僵硬。
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等情况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等。不同年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不同,如果儿童患者关节面受损,可能影响未来关节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老年人则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骨折端血液供应不良、固定不牢固等原因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儿童患者骨骼再生能力较强,但如果骨折损伤严重,也可能出现延迟愈合;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等因素,更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2.预防
早期正确康复训练:按照康复计划进行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密切配合;老年人康复训练要适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良好的固定: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确保骨折端固定牢固,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对于儿童患者,固定要注意松紧度,既要保证固定稳定,又不能影响血液循环;老年人固定要考虑骨质疏松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和材料。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儿童患者要更频繁地复查,监测骨骼生长和骨折愈合情况;老年人也要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及关节等情况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