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过敏性鼻炎是常见过敏性疾病,致敏原有花粉、霉菌孢子等,发病机制是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致鼻黏膜症状,症状包括喷嚏、流涕等,诊断靠病史和过敏原检测,需与普通感冒等鉴别,预防要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生活方式,治疗以避免接触过敏原和鼻腔冲洗为主。
一、定义
秋季过敏性鼻炎又称花粉症,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
二、致敏原
1.花粉:秋季空气中常见的花粉是豚草花粉等。豚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粉颗粒小且轻,容易在空气中传播。在秋季开花时,大量的豚草花粉会释放到空气中,当过敏体质者吸入后,就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不同地区的致敏花粉种类可能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植物分布有关。
2.其他过敏原:除了花粉外,秋季空气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霉菌孢子等过敏原。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中,某些霉菌会产生孢子,过敏体质者接触后也可能诱发秋季过敏性鼻炎。
三、发病机制
当过敏体质者接触致敏原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会产生特异性的IgE抗体,这些抗体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致敏原时,致敏原就会与结合在肥大细胞上的IgE抗体相结合,导致肥大细胞活化,释放出组胺等炎性介质。组胺等炎性介质会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进而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一系列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四、症状表现
1.喷嚏:发作性喷嚏,多在晨起时或夜晚接触过敏原后发作,每次喷嚏数量可达数个到数十个不等。这是因为炎性介质刺激鼻黏膜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喷嚏。
2.流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是由于鼻黏膜腺体在炎性介质作用下分泌增加所致。
3.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主要是因为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鼻腔空间狭窄引起。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眼痒、流泪、咽痒、咳嗽等症状,这是因为眼部、咽部等部位的黏膜与鼻黏膜相延续,也受到过敏原的影响。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揉鼻、挖鼻等行为,因为鼻部不适会通过这些动作来缓解。
五、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季节的关系、接触过敏原后的表现等。例如,患者是否在秋季特定时间出现上述症状,接触花粉等物质后症状是否加重等。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要询问家长孩子的日常表现,了解症状的发生规律。
2.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将少量常见过敏原提取物滴于患者皮肤表面,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若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在数分钟内会在点刺部位出现风团、红晕等阳性反应。该方法操作相对简便,灵敏度较高,但需要注意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如果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这种检测方法不受药物等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患者近期使用过抗过敏药物时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六、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有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外,还常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病程相对较短,一般1-2周可自愈。而秋季过敏性鼻炎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症状主要局限在鼻部,且病程较长,呈反复发作的特点。
2.血管运动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发生与气温变化、刺激性气味等非特异性因素刺激有关。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也有喷嚏、流涕、鼻塞等表现,但过敏原检测为阴性。患者的症状往往与接触刺激性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例如突然进入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或接触刺激性气味后症状发作。
七、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减少外出时间: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外出。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避免在这些时段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尤其是避免前往豚草等花粉多的植物区域。
佩戴防护用品:外出时佩戴口罩,最好是带有防花粉过滤功能的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进入鼻腔。对于儿童患者,选择合适尺寸、舒适的儿童防护口罩很重要,要确保口罩能够紧密贴合面部,防止过敏原从口罩边缘进入。同时,还可以佩戴太阳镜,减少过敏原对眼部的刺激。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定期清洁室内灰尘,使用湿抹布擦拭家具等,减少室内过敏原的积聚。对于儿童患者的卧室,要特别注意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因为儿童在卧室停留时间较长,室内过敏原容易接触到儿童。
2.改善生活方式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保证儿童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儿童可以进行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吸入过多过敏原。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八、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为主)
1.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预防和治疗秋季过敏性鼻炎的首要措施,如上述预防措施中所提到的减少外出、佩戴防护用品、保持室内清洁等,对于儿童患者尤其重要,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有效减少症状的发作。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的水肿,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儿童患者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儿童鼻腔冲洗器,控制好冲洗的压力和速度,避免引起儿童不适或损伤鼻黏膜。一般可以每天进行1-2次鼻腔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