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需询问疼痛特点(自发痛、放射痛、温度刺激反应)和既往口腔病史(龋齿史、牙齿外伤史);临床检查包括牙齿外观(龋齿、牙体硬组织缺损)、牙髓活力(冷诊、热诊)、叩诊(垂直、水平)、牙周(牙龈、牙周袋)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龋损、根尖周情况)和可选的CBCT(更精确三维成像)。
一、病史采集
1.疼痛特点询问
自发痛:牙髓炎患者常出现自发痛,疼痛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自行发作。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难以明确指出疼痛牙齿,但会有烦躁不安等表现;成年患者可清晰表述疼痛突然发作且无明显诱因。例如,有患者会描述在夜间睡眠时疼痛加剧,这与牙髓腔内压力变化有关,夜间平躺时牙髓组织充血,压力增高,刺激神经导致疼痛更明显。
疼痛放射: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患者可能感觉疼痛部位不局限于牙齿本身,如上颌牙髓炎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面部,下颌牙髓炎可能放射至耳颞部等。不同年龄患者对放射痛的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只会表现出面部或头部的不适感,而成年患者能较准确描述放射范围。
温度刺激反应:冷热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疼痛。冷刺激可能使牙髓炎患牙疼痛加剧,热刺激也可能引发疼痛,且刺激去除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对于幼儿,在口腔检查时可通过观察其对冷热刺激的反应,如哭闹、躲避等表现来辅助判断;成年患者可直接询问对冷热刺激的感受。
2.既往口腔病史
龋齿史:大多数牙髓炎是由龋齿发展而来,询问患者是否有龋齿病史非常重要。例如,患者可能有长期的龋齿未治疗史,龋坏逐渐累及牙髓,引发牙髓炎。儿童由于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薄弱,龋齿发生率较高,若有龋齿且未及时处理,更易发展为牙髓炎;成年患者可能因龋齿未得到有效治疗,病情逐渐进展至牙髓炎阶段。
牙齿外伤史:牙齿外伤也可能导致牙髓炎,如牙齿受到撞击、摔倒等情况。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易发生牙齿外伤,成年患者可能因意外事故导致牙齿外伤,外伤后牙髓可能受损,进而引发牙髓炎。需要了解外伤的时间、程度等情况,以判断是否与当前牙髓炎有关。
二、临床检查
1.牙齿外观检查
龋齿观察:检查牙齿表面是否有龋坏病灶,龋坏的颜色、范围等。例如,龋坏部位可能呈黑褐色或棕色,龋洞的深度不同,浅龋可能仅累及牙釉质,中龋累及牙本质浅层,深龋则接近牙髓,深龋时更易引发牙髓炎。儿童牙齿的龋齿可能因饮食习惯等因素,龋坏进展相对较快,需仔细观察牙齿表面的细微变化;成年患者的龋齿可能因口腔卫生维护情况不同,表现各异。
牙体硬组织缺损:除龋齿外,牙齿的其他硬组织缺损,如磨损、楔状缺损等也可能累及牙髓。牙齿过度磨损可能导致牙本质暴露,进而影响牙髓;楔状缺损多发生在牙齿唇、颊侧颈部,长期的刷牙不当等因素可导致楔状缺损,若缺损较深,可引起牙髓感染,引发牙髓炎。不同年龄患者的牙齿硬组织缺损原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不良咀嚼习惯等导致磨损,成年患者可能因不正确的刷牙方法等引起楔状缺损。
2.牙髓活力测试
冷诊法:使用冷诊剂(如二氧化碳干冰、氯乙烷等)或冷水测试牙齿牙髓活力。将冷诊剂置于牙齿唇颊面中1/3处,观察患者反应。牙髓炎患牙对冷刺激反应强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儿童在进行冷诊时需注意操作温和,避免引起患儿过度紧张;成年患者可较配合地反馈对冷刺激的感受。
热诊法:常用热牙胶或热水测试。将加热后的牙胶置于牙齿唇颊面中1/3处,观察患者反应。牙髓炎患牙对热刺激同样敏感,可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对于儿童,热诊时要控制热牙胶的温度和接触时间,防止烫伤;成年患者则可准确感知热刺激后的疼痛反应。
3.叩诊检查
垂直叩诊:用镊子柄或叩诊锤垂直叩击牙齿,正常牙齿叩诊无不适,牙髓炎患牙在根尖周炎阶段可能出现叩痛。垂直叩诊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儿童患者因配合度问题,需轻柔操作并观察其面部表情等反应来判断;成年患者可明确反馈叩击时的疼痛情况。
水平叩诊:用镊子柄或叩诊锤水平方向叩击牙齿,检查牙齿周围组织情况。牙髓炎患牙在炎症累及根尖周组织时可能出现水平叩痛。不同年龄患者对水平叩诊的反应与牙齿及周围组织的耐受程度有关,儿童相对更敏感一些。
4.牙周检查
牙龈状况:检查牙龈是否有红肿、出血等情况。牙髓炎有时可由牙周病变引起,如逆行性牙髓炎。观察牙龈颜色、形态,儿童牙龈相对娇嫩,若有炎症更易出现红肿;成年患者牙龈状况与口腔卫生及全身健康状况相关。
牙周袋检查:使用牙周探针检查牙周袋深度等。对于逆行性牙髓炎,可发现较深的牙周袋,细菌可通过牙周袋逆行感染牙髓。不同年龄患者的牙周状况不同,儿童牙周组织相对较嫩,牙周袋形成相对较少,成年患者若有牙周炎病史则更易出现深牙周袋。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龋损情况显示:X线可显示牙齿龋坏的深度,是否累及牙髓腔。能观察到龋坏部位的密度变化,如龋坏区呈低密度影像。对于儿童牙齿,X线检查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可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成年患者X线检查可较清晰显示牙齿内部结构及龋坏与牙髓腔的关系。
根尖周情况:查看根尖周组织是否有病变,如根尖周是否有低密度阴影等。牙髓炎若未及时治疗发展为根尖周炎时,X线可显示根尖周膜增宽、根尖周骨质破坏等。不同年龄患者的根尖周X线表现可能因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儿童根尖周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病变表现可能与成年患者不同。
2.CBCT检查(可选)
更精确的三维成像: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牙髓炎患牙判断,CBCT可提供更精确的三维图像,有助于观察牙齿周围组织的细微结构,如复杂的根管系统、根尖周病变的范围等。在儿童牙髓炎且怀疑有复杂根管或根尖周病变时,CBCT可更清晰地显示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成年患者若牙齿病变复杂,CBCT也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