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掌骨骨折可能引发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预防需早期正确治疗(准确复位、牢固固定)和早期康复锻炼(把握时机、合理内容)。处理方面,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可保守或手术治疗;畸形愈合可保守矫正或手术矫正;创伤性关节炎可非手术或手术治疗。
一、第五掌骨骨折后遗症的常见类型
(一)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1.发生情况:由于骨折部位血液供应、骨折端固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第五掌骨骨折可能出现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情况。例如,第五掌骨近端骨折相对血供较差,若固定不佳,更容易发生此类情况。从临床研究来看,一些患者因受伤时暴力较大,骨折端粉碎严重,破坏了局部血运,就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2.对生活的影响:患者手部骨折部位会持续疼痛、肿胀,影响手部正常活动,如抓握、捏取物品等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无法正常使用工具进行劳作等。
(二)畸形愈合
1.形成原因:骨折复位不良或固定过程中位置发生改变等原因可导致第五掌骨畸形愈合。比如在骨折复位时没有恢复正常的掌骨长度、角度等,后期愈合就会出现掌骨弯曲、缩短等畸形。常见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骨折后自身修复能力较强,但如果复位不准确,也可能出现畸形愈合情况,不过相对成人可能畸形程度和表现有所不同。
2.影响表现:畸形愈合会导致手部外观异常,同时可能引起手部功能障碍,如手部力量减弱、活动时出现疼痛等。例如,掌骨弯曲畸形可能导致握拳时手部形态异常,且抓握物体时力量分布不均,影响抓握的稳定性和力量大小。
(三)创伤性关节炎
1.引发机制:第五掌骨骨折累及关节面时,骨折愈合后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就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如果骨折时关节软骨受到损伤,即使骨折愈合,关节在活动过程中软骨持续磨损,就会逐渐出现关节炎表现。在老年患者中,本身关节软骨退变基础上发生第五掌骨骨折,更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2.症状表现:患者会出现受伤部位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在手部活动较多时,如长时间打字、做家务等,关节疼痛明显,严重时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和日常活动能力。
二、第五掌骨骨折后遗症的预防措施
(一)早期正确治疗
1.骨折复位:受伤后应及时就医,进行准确的骨折复位。对于第五掌骨骨折,医生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如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例如,对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骨折,可先尝试手法复位,而对于粉碎性骨折等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复位,以尽可能恢复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减少后遗症发生风险。
2.牢固固定:复位后要进行牢固的固定。固定方法包括外固定(如石膏固定)和内固定(如钢板、钢针固定等)。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稳定性,避免骨折端再次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生长发育特点,固定时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方式,既要保证固定效果,又要考虑对儿童生长的影响,避免过度固定影响手部正常发育。
(二)早期康复锻炼
1.康复时机: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应开始康复锻炼。一般骨折后1-2周左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开始进行适度的手部肌肉收缩等活动。例如,可进行手部握拳、伸展等轻微活动,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端移位。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康复锻炼的时机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康复锻炼要更加轻柔,避免因锻炼不当影响骨骼发育;成人患者可根据骨折愈合进展逐步增加锻炼强度。
2.康复锻炼内容:康复锻炼包括手部关节活动度锻炼和肌肉力量锻炼。关节活动度锻炼可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手部关节,如屈伸手指、手腕等,防止关节僵硬。肌肉力量锻炼可通过抓握弹力球等方式增强手部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恢复。例如,每天定时进行多次小幅度的握拳、松开动作,逐渐增加力度和活动范围,以恢复手部的正常功能。
三、第五掌骨骨折后遗症的处理方法
(一)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处理
1.保守治疗:如果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情况较轻,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增加局部营养支持、物理治疗等。物理治疗可采用超声波、低频电刺激等方法,促进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刺激骨细胞活性,帮助骨折愈合。但这种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2.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植骨术等,通过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等材料,促进骨折部位的骨愈合。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案。
(二)畸形愈合的处理
1.保守矫正:对于一些畸形较轻、对功能影响不大的畸形愈合,可尝试保守矫正方法,如佩戴矫形支具等。矫形支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畸形,改善手部功能。但这种方法需要长期佩戴,且效果可能有限,需要定期评估畸形矫正情况。
2.手术矫正:如果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和外观,通常需要手术矫正。手术方法包括截骨矫形术等,通过截断畸形的掌骨,重新复位固定,恢复掌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是否进行手术。
(三)创伤性关节炎的处理
1.非手术治疗:早期创伤性关节炎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关节腔注射治疗(如注射玻璃酸钠等营养关节软骨的药物)等。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2.手术治疗:当非手术治疗无效,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关节清理术、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关节清理术可清除关节内的炎性物质、游离体等;关节融合术是将受伤关节融合固定,使其不再活动,但会牺牲关节的活动功能;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年龄较大、关节破坏严重的患者,但需要考虑假体使用寿命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