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活动期是慢性肝炎中肝脏炎症活跃阶段,有肝功能指标(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异常)、病毒学指标异常等表现,可由病毒性、自身免疫、药物毒物、酒精等因素引发,有全身、消化道、肝脏相关表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因、保肝抗炎及对症支持。
相关指标及意义
肝功能指标: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转氨酶水平会升高。一般来说,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酶的活性升高。例如,多项研究表明,在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中,ALT常常会升高至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更高,这反映了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胆红素指标,如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也可能出现异常。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的产物,当肝细胞受损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与排泄时,血清胆红素水平会升高,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等情况,在慢性肝炎活动期,若肝细胞损伤明显,胆红素代谢障碍,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可能会升高。
白蛋白水平可能会降低。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慢性肝炎活动期时,肝细胞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这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受到影响。
病毒学指标: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炎活动期,对于乙肝患者,乙肝病毒DNA定量会升高,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活跃程度;对于丙肝患者,丙肝病毒RNA定量会升高,提示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例如,乙肝病毒DNA定量越高,通常意味着病毒复制越活跃,肝脏受到病毒攻击的可能性越大,越容易处于活动期。
引发慢性肝炎活动期的常见原因
病毒性因素: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HBV会在肝细胞内复制,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进入活动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HBV,儿童感染后如果免疫清除反应较弱,可能容易慢性化并进入活动期;成年人感染HBV后,部分人会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病毒而康复,部分人则会转为慢性,在某些诱因下如劳累、饮酒等进入活动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也是重要原因。HCV感染后容易慢性化,随着时间推移,在机体免疫状态改变等因素影响下,可能进入活动期,导致肝脏炎症活动。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在某些诱因如感染、内分泌变化等情况下,会进入活动期,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患自身免疫性肝炎,在青春期、育龄期等特殊时期,由于内分泌等变化,可能更容易出现活动期表现。
药物或毒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或者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如四氯化碳等,会损伤肝细胞,导致慢性肝炎活动期。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接触这些药物或毒物的机会不同,例如长期从事化工行业接触有毒物质的人群,患慢性肝炎活动期的风险相对较高;一些患者因治疗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也容易出现肝脏炎症活动。
酒精因素:长期大量饮酒的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损伤肝细胞,引起肝脏炎症,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在某些情况下如饮酒量突然增加等,会进入活动期。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因饮酒导致慢性肝炎活动期,因为男性一般饮酒量相对较多。
慢性肝炎活动期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机体代谢等受到影响,能量产生不足等。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活动耐力下降;成年人可能表现为工作、生活中容易疲劳,休息后难以缓解等。
消化道表现:常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由于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影响,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对脂肪的消化,所以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等情况。例如,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会加重恶心等症状。
肝脏相关表现:肝脏可能会肿大,伴有压痛和叩击痛。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肋下可触及,且有触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的。
慢性肝炎活动期的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病毒性肝炎感染史、是否有长期服药史、饮酒史等。例如,询问乙肝患者的感染时间、治疗情况等;询问长期饮酒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长等。不同年龄的患者病史采集重点略有不同,儿童可能需要询问母亲孕期是否有相关病毒感染等情况;成年人则重点询问自身的生活、用药等情况。
体格检查:除了检查肝脏大小、有无压痛等,还会检查是否有黄疸等体征。例如,观察皮肤颜色、巩膜颜色等判断是否存在黄疸。
实验室检查:除了前面提到的肝功能指标、病毒学指标等检查外,还可能进行自身抗体检查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会有相应的自身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阳性。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判断肝脏是否有病变及病变的程度。例如,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肝脏超声可能显示实质回声不均匀等改变。
慢性肝炎活动期的治疗原则(仅提及相关治疗方向,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病毒性肝炎活动期,乙肝患者如果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患者则进行抗丙肝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调节免疫反应。
保肝抗炎治疗:通过使用一些药物来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例如,使用抗炎保肝药物等。
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有乏力等全身症状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等支持治疗。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饮食上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饮食等,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机体的恢复。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上也有差异,儿童需要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老年人则需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等特点,同时要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