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后需从固定位置、疼痛、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生活等方面护理。密切观察固定肢体血液循环等情况,采用心理疏导、冷敷等非药物镇痛,按早期、中期、后期进行康复锻炼,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血管神经损伤复发,保证营养均衡及皮肤护理。
一、骨折固定后的护理
1.固定位置观察
对于儿童尺桡骨骨折患者,要密切观察固定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包括手指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因为儿童的血管神经相对脆弱,固定过紧或过松都可能影响血液循环。例如,正常手指颜色应该是红润的,如果发现手指苍白、发凉,可能是固定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需要及时调整固定装置。对于成年患者,同样要观察,但儿童更需谨慎。
观察固定部位是否有异常肿胀加重的情况,肿胀持续加重可能提示内部有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体位护理
一般建议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使用枕头等将患肢垫高。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体位舒适,避免患儿自行移动导致固定装置移位。比如可以让患儿将患肢放在舒适的位置,如抱肘位等,减少骨折部位的受力。
二、疼痛护理
1.非药物镇痛方法
对于尺桡骨骨折患者,可以采用心理疏导的方法来缓解疼痛。比如给儿童患者讲故事、播放喜欢的动画片等,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轻对疼痛的感受。对于成年患者,也可以通过交流,使其放松心情,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
冷敷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骨折后的早期(一般24-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对骨折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从而缓解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患者,冰袋外面要包裹毛巾等。
2.药物镇痛的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只有在疼痛难以忍受时才考虑使用药物镇痛。但要严格遵循医疗原则,不自行使用药物。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格外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潜在不良影响的镇痛药物。
三、康复锻炼护理
1.早期康复锻炼(骨折后1-2周)
儿童患者在早期可以进行简单的手指屈伸活动,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手指屈伸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例如,帮助儿童患者缓慢地弯曲和伸直手指,每次活动5-10次,每天3-4次。同时,对于成年患者,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手指活动,但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
进行肩部和肘部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协助进行肩部和肘部肌肉的收缩,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次。成年患者可以自行进行,但要注意动作规范。
2.中期康复锻炼(骨折后2-4周)
儿童患者可以逐渐增加前臂的旋转活动,但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旋转导致骨折移位。可以让儿童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前臂旋转动作,如掌心向上和向下的旋转,但幅度要小。成年患者则可以在医生评估后,适当增加前臂旋转的幅度和力度,但同样要注意循序渐进。
继续加强手指的精细活动锻炼,比如让儿童患者进行捡豆子等活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成年患者可以进行书写、拿小物件等活动来锻炼手指功能。
3.后期康复锻炼(骨折后4周以上)
儿童和成年患者都可以进行前臂的全面活动锻炼,包括旋转、屈伸等。可以进行前臂的主动屈伸和旋转运动,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力度。例如,成年患者可以进行握拳、伸拳,然后旋转前臂等动作,每天进行多次,每次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要配合力量训练,如使用轻重量的哑铃进行前臂的力量练习,但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重量。
四、并发症预防护理
1.预防关节僵硬
按照康复锻炼的计划严格执行康复锻炼,是预防关节僵硬的关键。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保证康复锻炼的频率和强度。如果康复锻炼不及时或不充分,很容易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引起关节僵硬。例如,儿童患者如果因为疼痛等原因不愿意进行康复锻炼,家长要耐心引导,逐渐增加其锻炼的积极性。
定期评估关节活动度,及时发现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并调整康复锻炼方案。如果发现儿童患者某个关节的活动度比正常侧明显减小,要及时增加相应的康复锻炼项目。
2.预防肌肉萎缩
通过早期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和后期的力量训练来预防肌肉萎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进行肌肉锻炼,保证肌肉的正常功能。成年患者要坚持进行力量训练,维持肌肉的力量和体积。例如,定期测量患肢和健肢的肌肉围度,对比监测肌肉萎缩情况,如果发现肌肉围度减小,要及时调整锻炼方案,增加锻炼强度。
3.预防血管神经损伤复发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于有过血管神经损伤病史的患者,要更加谨慎护理。儿童患者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能放松观察,成年患者同样要重视,避免再次受到外力等因素导致血管神经损伤复发。
五、生活护理
1.饮食护理
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促进骨折愈合。例如,多吃牛奶、鸡蛋、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牛奶富含钙和蛋白质,鸡蛋也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鱼虾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蔬菜和水果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成年患者同样需要这样的饮食结构来促进骨折恢复,比如每天保证300-500毫升牛奶的摄入,适量的肉类、蔬菜等。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要适当增加钙的摄入,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但要避免自行盲目补充。
2.皮肤护理
对于长期固定的患者,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定期为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柔软舒适的床单和固定装置,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例如,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如发现皮肤发红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气垫床等。成年患者同样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观察固定装置周围的皮肤情况,如固定绷带等是否过紧导致皮肤受损,及时调整固定装置的松紧度,保证皮肤的正常血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