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有早期、中期表现,早期有牙龈炎症、轻微牙周袋形成,中期牙龈炎症加重、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检查方法有口腔检查(探诊、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片);需与牙龈炎、侵袭性牙周炎鉴别,牙龈炎无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预后好,侵袭性牙周炎发病年龄早、进展速度快。
一、临床症状表现
(一)早期表现
1.牙龈炎症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人群早期均可能出现牙龈炎症,但儿童及青少年若口腔卫生不良,更易较早出现。表现为牙龈轻度红肿,探诊易出血,一般无明显疼痛,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上如口腔清洁不及时、吸烟等会增加发生风险。其机制是菌斑微生物引发牙龈组织的免疫炎症反应,菌斑中的致炎因子刺激牙龈组织内的免疫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牙龈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红肿出血。
2.轻微牙周袋形成
早期牙周袋深度一般较浅,通常在3mm以内。通过牙周探诊可发现,牙周袋是牙龈沟向根方延伸形成的病理性盲袋,早期袋底位置较浅,对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相对局限,年龄、性别因素在此阶段影响不突出,主要与口腔卫生状况及菌斑堆积情况相关,口腔卫生差者更易较快出现牙周袋进展。
(二)中期表现
1.牙龈炎症加重
牙龈红肿更明显,出血情况较早期频繁,可能在进食、刷牙时均易出血,年龄较大者由于牙周组织本身的生理性退变,加之口腔清洁可能不如年轻人,炎症加重更显著。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牙龈对菌斑刺激的炎症反应可能更重。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会进一步加重牙龈的炎症程度,因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牙龈组织的防御功能,增强炎症反应。炎症加重是因为菌斑持续刺激,炎症细胞浸润进一步增多,牙龈组织的纤维结缔组织破坏加剧。
2.牙周袋加深
牙周袋深度可达到4-6mm左右,此时牙周袋内会有炎性渗出物积聚,且可能出现牙周附着丧失。年龄较大者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下降,附着丧失可能进展更快。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牙周袋加深的速度可能比非糖尿病患者快,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附着丧失是由于牙周膜中的胶原纤维被破坏,牙槽骨发生吸收,导致牙齿的附着结构遭到破坏。
3.牙槽骨吸收
通过X线片等检查可发现牙槽骨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吸收一般为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水平型吸收是牙槽骨从嵴顶向根方均匀吸收,垂直型吸收则是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向的吸收。不同年龄人群牙槽骨吸收速度不同,儿童及青少年若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速度可能较快。吸烟的人群牙槽骨吸收速度比不吸烟者快,因为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影响骨代谢,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活化,导致牙槽骨吸收加速。牙槽骨吸收的机制是破骨细胞在菌斑等刺激下被激活,分泌溶酶体酶等物质,溶解牙槽骨的矿物质和有机成分,使牙槽骨逐渐吸收。
二、检查方法及指标
(一)口腔检查
1.探诊检查
用牙周探针进行探诊,早期探诊深度一般≤3mm,中期探诊深度多在4-6mm,同时可探知附着丧失的程度,附着丧失是指结合上皮向根方迁移,导致临床附着水平较正常降低,早期附着丧失可能不明显,中期附着丧失可达到1-2mm及以上。不同年龄患者探诊时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配合度问题影响探诊准确性,需更耐心引导。女性在妊娠期由于激素变化,牙龈组织敏感性增加,探诊时可能更易出血,需注意操作轻柔。
2.牙龈指数检查
牙龈指数可用于评估牙龈炎症程度,早期牙龈指数多在1-2分(0-3分制),中期牙龈指数可达到2-3分,反映牙龈炎症从轻度向中度发展,指数越高炎症越重。年龄较大者牙龈指数可能因长期炎症累积而相对较高,吸烟者的牙龈指数通常高于非吸烟者,因为吸烟持续刺激牙龈炎症。
3.菌斑指数检查
菌斑指数用于评估口腔菌斑堆积情况,早期菌斑指数可能在1-2分(0-3分制),中期菌斑指数可能达到2-3分,提示菌斑堆积较多,炎症与菌斑堆积密切相关,儿童及青少年菌斑指数高者更易发生牙周炎的早期病变,因为其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片检查
早期X线片可能仅见牙龈缘附近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或轻度嵴顶模糊,中期X线片可见牙槽骨有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如牙槽骨高度较正常降低1/3-1/2等情况,通过X线片可量化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年龄患者牙槽骨在X线片上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疾病进展速度不同而有区别,糖尿病患者的X线片上牙槽骨吸收可能更明显,因为高血糖影响骨代谢导致牙槽骨破坏加速。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与牙龈炎的鉴别
1.病变范围与程度
牙龈炎一般没有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而牙周炎早期就可能出现浅牙周袋,中期有较明显的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年龄较小的儿童若患牙龈炎,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炎症容易消退,而牙周炎早期虽也可能有牙龈炎症,但有向牙周袋和牙槽骨破坏发展的趋势。女性妊娠期牙龈炎可能有特殊表现,但一般无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而妊娠期若合并牙周炎则会有相应的牙周炎中期表现。
2.预后差异
牙龈炎通过良好的口腔清洁等治疗可完全治愈,预后较好;牙周炎早期若不及时治疗会进展到中期、晚期,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等严重后果,预后相对较差。生活方式健康、口腔卫生良好的人群患牙龈炎的几率相对低,而牙周炎患者即使口腔卫生良好,由于已有牙周组织的破坏,病情仍可能缓慢进展。
(二)与侵袭性牙周炎的鉴别(侵袭性牙周炎有早发性特点)
1.发病年龄
侵袭性牙周炎多发生于青少年(年龄多在青春期至30岁左右),而一般牙周炎的早期中期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儿童若患侵袭性牙周炎,发病年龄更早,进展速度更快。女性患侵袭性牙周炎的情况与男性无绝对差异,但某些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可能在青春期前后女性更易受激素等因素影响而发病。
2.病变进展速度
侵袭性牙周炎病变进展速度较快,早期就可能出现较明显的牙周袋、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而一般牙周炎的早期中期进展相对较缓慢。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患侵袭性牙周炎的风险较高,若家族中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青少年时期需更密切监测口腔情况,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对牙周致病因子更敏感,病变进展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