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康复需分早期、中期、后期,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患者康复训练有差异,日常生活要注意休息体位、饮食、膝关节保护,定期复查频率和内容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而异,需综合各方面情况进行个性化康复及相关注意事项把控以促进康复。
一、康复训练方面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早期康复训练要更轻柔。儿童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即大腿肌肉用力收缩、放松,但幅度较小,每天多次,每次持续5-10秒,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不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对于成年患者,术后1-2周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平躺在床上,将下肢伸直慢慢抬起,抬高至离床面15-30厘米左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力量。
生活方式影响:有长期sedentary生活方式的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更要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训练强度过大导致肌肉疲劳、酸痛加重康复负担。有运动习惯的患者可能会渴望更早进行强度较大的训练,但也需遵循康复进程。
病史因素:若患者有既往膝关节疾病病史,如既往有膝关节滑膜炎等,早期康复训练要密切观察膝关节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2.中期康复(术后2-6周)
年龄差异:儿童患者在中期可逐渐增加直腿抬高的高度和时间,同时开始进行膝关节屈伸的被动训练,由医护人员或家属辅助慢慢活动膝关节,幅度从小开始,防止关节粘连,每次被动屈伸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成年患者中期可进行主动屈伸膝关节训练,在床边坐在椅子上,将小腿自然下垂,利用自身力量慢慢屈伸膝关节,开始时幅度较小,逐渐增大,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3-4次,同时可配合股四头肌抗阻训练,如在脚踝处绑上轻量级的沙袋进行抬腿训练,增加肌肉力量。
生活方式相关: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中期康复训练中要注意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训练时尽量在平卧位或坐位进行,减少站立位屈伸膝关节的时间。爱好运动的成年患者在中期康复时可在医生评估后,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为后期运动恢复做准备。
病史情况:有膝关节韧带损伤病史的患者,中期康复训练要更加谨慎,训练过程中需关注膝关节稳定性,可在康复训练同时配合佩戴膝关节支具辅助。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年龄区别:儿童患者后期可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开始进行步态训练,在平坦地面上慢慢行走,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每次行走时间从10-1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成年患者后期康复训练重点是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开始时借助扶手,一步一步缓慢上下楼梯,逐渐过渡到独立上下楼梯,同时可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训练,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延长单腿站立时间,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
生活方式关联:对于有夜间作息不规律生活方式的患者,后期康复训练要保证训练时间的规律性,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训练时间和强度,以维持康复训练的效果。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吸烟可能影响骨折愈合和康复进程,康复期间需尽量戒烟。
病史因素:既往有膝关节软骨损伤病史的患者,后期康复训练中要避免过度磨损关节软骨的训练动作,如长时间深蹲等,可选择对关节软骨压力较小的训练方式。
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休息与体位
年龄方面:儿童患者休息时要选择合适的床铺,避免床铺过软导致膝关节处于不良体位,影响康复。成年患者休息时可在膝关节下垫软枕,使膝关节保持轻度屈曲位,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的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睡眠7-8小时以上,有利于身体的康复修复。
病史情况: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休息时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过于剧烈,防止血压波动影响康复。
2.饮食
不同年龄: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中要保证充足的钙、蛋白质摄入,可多吃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成年患者饮食要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C、D的食物,如橙子、坚果等,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D利于钙的吸收,促进骨折愈合。
生活方式关联:经常吃外卖的患者要注意外卖饮食的营养搭配,尽量选择富含营养的饭菜,避免过多摄入高油、高盐、高糖食物,这些食物不利于康复。
病史因素: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饮食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保证骨折康复的同时控制血糖稳定。
3.膝关节保护
年龄差异:儿童患者玩耍时要避免膝关节受到碰撞,家长要加强看护。成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上下台阶、蹲下起身等动作要缓慢,减少膝关节的损伤风险,可使用膝关节护具在必要时提供保护。
生活方式影响:有长期爬山、爬楼梯等生活方式的患者,要尽量减少这类对膝关节负荷较大的活动,转换为对膝关节负荷较小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等。
病史情况: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可使用手杖等辅助工具减轻膝关节负担。
三、定期复查方面
1.复查频率
不同年龄:儿童患者髌骨骨折康复期间复查频率相对较高,一般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等都要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膝关节恢复情况。成年患者复查频率可相对儿童患者稍低,术后2-4周复查一次,之后根据康复进展调整复查间隔。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康复进程可能受影响的患者,如吸烟、熬夜的患者,要适当增加复查频率,及时了解康复状况并调整康复方案。
病史因素:有基础疾病影响康复的患者,如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复查时要同时关注骨折愈合和骨质疏松情况,可能需要更频繁复查骨密度等指标,以便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
2.复查内容
年龄相关:儿童患者复查时除了检查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还要关注膝关节的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康复训练影响骨骼正常生长。成年患者复查主要检查膝关节的活动度、肌肉力量、骨折愈合程度等,通过X线等检查手段评估康复效果。
生活方式关联: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复查时,医生会根据其生活方式对康复的影响,进一步调整康复建议,如对于仍吸烟的患者,强调戒烟对康复的重要性并督促。
病史因素:有既往膝关节手术病史的患者,复查时要重点检查膝关节有无再次粘连、不稳定等情况,与既往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制定更合适的当下康复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