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伴发口腔局部症状有牙龈出血(各年龄段因不同因素出现,长期吸烟、口腔卫生差、有既往病史者更易发生)、牙周袋形成(随年龄增长、不良生活方式及病史影响易形成)、牙齿松动(各年龄段因不同因素出现,不良咬合习惯、吸烟、病史影响会致其加重);全身伴发症状有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老年人及有相关病史者风险高,不良生活方式加剧)、呼吸系统相关症状(老年人及有相关病史者易出现,吸烟、空气污染环境等致发)、糖尿病相关症状(老年人及有相关病史者常见,饮食控制不佳、口腔卫生差等形成恶性循环)。
一、口腔局部伴发症状
1.牙龈出血
表现: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易出血,这是由于牙周炎时牙龈炎症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受到机械刺激就容易破裂出血。例如,一项临床研究对多例牙周炎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约80%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刷牙出血情况。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牙周炎患者均可出现牙龈出血,但儿童及青少年如果口腔卫生不佳,也可能因菌斑、牙石等刺激引发牙龈炎症导致出血;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等因素,牙龈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牙龈炎症,使牙龈出血更易发生且不易控制;口腔卫生习惯差,不按时刷牙、漱口的人,牙菌斑、牙石堆积,刺激牙龈引发出血。
病史影响:有既往牙周炎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患者,牙龈出血情况往往更严重,因为炎症持续存在,牙龈组织持续受损。
2.牙周袋形成
表现:牙周组织发生炎症时,牙龈沟加深形成牙周袋,用牙周探针可探到超过3mm的牙周袋深度。牙周袋内会有炎性渗出物、细菌等积聚,进一步加重炎症。例如,通过牙周探诊检查,可发现牙周炎患者牙周袋深度多在4-6mm甚至更深。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变,牙槽骨吸收等情况增多,更易形成牙周袋。老年人牙周袋形成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程度可能更重。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是形成牙周袋的重要因素,长期不清洁口腔导致菌斑牙石堆积,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炎症进而形成牙周袋;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周袋形成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病史影响: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如果之前治疗不彻底,炎症持续存在,牙周袋会逐渐加深;若曾有过牙龈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正常结构,增加牙周袋形成的可能性。
3.牙齿松动
表现: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支持牙齿的结构遭到破坏,牙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轻度松动时牙齿可有微幅动度,重度松动时牙齿可垂直或水平方向明显松动。例如,在牙周炎患者中,约30%-40%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情况。
年龄因素:老年人牙槽骨吸收较为常见,牙齿松动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儿童和青少年牙周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严重的侵袭性牙周炎,也可能较早出现牙齿松动。
生活方式:不良的咬合习惯,如夜磨牙、偏侧咀嚼等,会增加牙齿的受力不均,加速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吸烟会影响骨代谢,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活性,从而加重牙槽骨吸收,使牙齿松动更易发生。
病史影响:有牙周炎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牙槽骨持续吸收,牙齿松动会逐渐加重;如果患者曾有过牙周组织的严重损伤,如重度牙周创伤等,也会加速牙齿松动的进程。
二、全身伴发症状
1.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
表现:牙周炎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可能出现心悸、胸痛等症状,这是因为牙周致病菌及其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例如,一些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非牙周炎患者高25%左右。
年龄因素:老年人本身心血管系统就存在一定的退行性变化,同时牙周炎的发生率也较高,两者相互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年轻人如果患有重度牙周炎,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但相对老年人来说概率相对低一些。
生活方式: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不仅会加重牙周炎,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使全身伴发症状更易出现;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功能,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和牙周组织的健康。
病史影响:有心血管疾病既往病史的患者,同时患有牙周炎时,病情相互影响更为复杂,牙周炎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或加重其病情;有牙周炎病史且控制不佳的患者,心血管系统受影响的风险更高。
2.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表现:牙周炎致病菌可被吸入呼吸道,可能引发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问题,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合并牙周炎的比例较高,且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与肺部炎症程度相关。
年龄因素: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有所下降,同时牙周炎发生率高,更容易因牙周致病菌进入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症状;儿童和青少年呼吸系统相对较为娇嫩,但若患有侵袭性牙周炎且口腔卫生差,也可能出现呼吸系统受影响的情况,但相对少见。
生活方式: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同时加重牙周炎,使呼吸道更容易受到牙周致病菌的侵袭;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增加呼吸系统的负担,若同时患有牙周炎,更易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病史影响:有呼吸系统疾病既往病史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合并牙周炎时,牙周炎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有牙周炎病史且未控制好的患者,呼吸系统受影响的风险增加。
3.糖尿病相关症状
表现:牙周炎与糖尿病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易患牙周炎,且牙周炎难以控制。同时,牙周感染可能会影响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使患者出现血糖波动较大等情况。例如,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约为60%-70%。
年龄因素: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同时牙周炎的发生率也高,两者并存的情况常见;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相对少见,但若发生,合并牙周炎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但相对较少。
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控制不佳,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免疫功能,容易引发牙周炎;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在糖尿病患者中也较为常见,进一步加重牙周炎的发展,而牙周炎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炎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有牙周炎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难以控制,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和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