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来源:民福康

乙肝抗病毒治疗需依据病毒学、肝脏生化及影像学指标判断,不同人群(儿童、妊娠女性、老年患者)治疗有特点,治疗有益处也有潜在风险,益处是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风险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毒耐药风险。

一、乙肝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判断依据

(一)病毒学指标

1.乙肝病毒DNA定量: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值高于一定水平时,如HBVDNA≥2000IU/ml(使用PCR-荧光探针法),提示病毒复制活跃,需要考虑抗病毒治疗。因为高病毒载量会持续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增加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例如,多项长期随访研究表明,乙肝病毒DNA载量高的患者,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明显高于病毒载量低的患者。

2.e抗原状态:如果患者是e抗原阳性,且乙肝病毒DNA持续阳性,即使谷丙转氨酶(ALT)正常,也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e抗原阳性通常提示病毒复制活跃,肝脏受到潜在损害的风险较高。而对于e抗原阴性的患者,只要乙肝病毒DNA阳性,也往往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这类患者的病毒可能以cccDNA为模板进行持续复制,同样会逐渐损伤肝脏。

(二)肝脏生化指标

1.谷丙转氨酶(ALT):当ALT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倍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时,通常提示肝脏有炎症活动,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ALT升高是肝细胞受损的标志,持续的肝细胞炎症会导致肝纤维化进展,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例如,临床研究发现,ALT持续异常的乙肝患者,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5年内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约为12%-20%。

2.谷草转氨酶(AST):AST升高也反映肝脏细胞的损伤情况,当AST与ALT的比值发生异常变化时,也能提示肝脏病变的程度。一般来说,AST/ALT比值升高可能意味着肝细胞线粒体受损,在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时,需要结合ALT等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三)肝脏影像学指标

1.肝脏超声:如果肝脏超声显示有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早期表现,如肝脏实质回声增粗、不均,肝包膜不光滑,脾脏厚度增加等,即使患者的ALT等生化指标正常,也可能需要考虑抗病毒治疗。因为肝纤维化是乙肝向肝硬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早期干预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多项肝脏超声随访研究表明,对于已有肝纤维化超声表现的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2.肝脏弹性成像(FibroScan等):通过肝脏弹性成像可以定量评估肝脏的硬度,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当肝脏硬度值提示存在明显肝纤维化时,即使患者的病毒学指标和生化指标暂时未达到传统的抗病毒治疗标准,也可能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例如,当肝脏硬度值≥7.0kPa时,提示有显著肝纤维化,此时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阻止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

二、不同人群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特点

(一)儿童患者

儿童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对于年龄≥2岁,且乙肝病毒DNA阳性、ALT持续升高(≥正常上限2倍)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明显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的儿童患者,可考虑抗病毒治疗。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选择抗病毒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恩替卡韦在儿童中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相对有限,而替诺福韦酯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监测肾功能等指标。同时,儿童患者的依从性可能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指标。

(二)妊娠女性

妊娠女性如果患有乙肝,需要谨慎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在妊娠中后期,如果乙肝病毒DNA载量较高(如HBVDNA≥2×10^6IU/ml),为了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可以在医生评估后考虑在妊娠24-28周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但需要密切监测孕妇的肝功能和病毒载量变化,同时在产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抗病毒治疗。妊娠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要权衡母婴的风险受益比,因为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而不进行母婴阻断则会大大增加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

(三)老年患者

老年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生理特点。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需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替诺福韦酯在老年患者中的使用需要监测肾功能,而恩替卡韦在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中需要调整剂量。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此外,老年患者的依从性也需要关注,要确保患者能够按时规律服药。

三、抗病毒治疗的益处及潜在风险

(一)抗病毒治疗的益处

1.抑制病毒复制: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乙肝病毒DNA载量,从而减少病毒对肝脏细胞的持续损伤。例如,使用恩替卡韦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多数患者的乙肝病毒DNA可以在数月内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长期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经过规范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其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2.改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使升高的ALT等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同时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对于已经存在肝纤维化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以阻止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早期的肝纤维化。研究表明,经过数年的抗病毒治疗,部分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可以得到改善。

(二)抗病毒治疗的潜在风险

1.药物不良反应: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例如,恩替卡韦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头痛、疲劳、眩晕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能会出现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低。替诺福韦酯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和骨密度降低等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骨密度。此外,干扰素类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包括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和处理。

2.病毒耐药风险: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出现病毒耐药情况。例如,拉米夫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耐药,导致病毒载量反弹,肝脏炎症复发。耐药的发生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可能需要更换抗病毒药物或联合用药,同时耐药株的出现也可能对后续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病毒学指标,及时发现耐药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肝脏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考虑是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长期使用肝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寄生虫感染、胆汁淤积、慢性心功能不全、营养障碍等因素所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肝携带者可以治愈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可能被治愈的。乙肝携带者是指已经感染乙肝病毒,但是机体正处于免疫耐受期,其血液、体液中含有乙肝病毒,但是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并没有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而且患者无明显的症状。乙肝携带者应该坚持定期就医检查病情,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要立即给予抗病毒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平时要坚持适当的运
乙肝是怎么得来的?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由于此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会通过以下方式感染:一、母婴传播,若妊娠期女性患有乙肝,则阴道分娩时会导致婴儿感染。二、血液传播,既往存在输血史或接受过血液透析等,也会增加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三、体液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经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传播,若和乙肝患者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什么意思?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外壳蛋白的意思,正常这种现象也没有传染性,但是表示有乙肝病毒的存在,检测结果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示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如果检测结果抗原为阳性,建议进一步的在医生指导下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的检测。乙肝病毒可以出目前病人的血液,乳汁,泪水,精液以及阴道分泌物当中,如果确诊
乙肝小三阳吃啥药?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小三阳是否治疗,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DNA超过10的4次方;2.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3.腹部彩超提示有肝纤维化的证据。同时满足1和2可抗病毒治疗。单独满足3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以核苷酸类似物为主,临床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有恩替卡韦或者替诺
乙肝疫苗打一针和三针的区别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疫苗只打一针,不一定就会产生抗体,一般接种第一针后,只有30%的人会产生抗体,而且抗体的效价也不稳定,普遍人群打三针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特别是免疫系统的反应性不同,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对于第一针已接种产生抗体的人而言,接下来的两针可以根据意愿决定是否打第二和第三针。现
乙肝病毒dna定量结果怎么看?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需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数值,第二个是最低检测下限,第三个是参考值范围。若检测值大于1×103IU/ml,说明了乙肝病毒DNA呈阳性,提示了HBV复制和还有传染性。若小于1×103,为阴性,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还有一种就是,化验单上写最低检测范围小于20IU/ml,病人检查结果是未检测到病毒,当然是阴
乙肝两对半245阳性是小三阳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两对半的245阳性,不是小三阳,小三阳指的是145阳性。乙肝两对半的245阳性,也就是表面抗体阳性、e抗体阳性以及核心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阶段已经康复,但是需要经过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的检查来排除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可能。而小三阳指的是乙肝五项中的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及核心抗体阳
乙肝偶尔喝一次酒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病人是不可以饮酒的,偶尔喝一次也是不可以的。因为乙肝病毒会损伤的器官是肝脏,而酒精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会造成肝损害,饮酒后会使肝的损伤程度加大,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乙肝病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病毒的同时,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及时掌握
父亲患有乙肝会遗传给孩子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父亲患有乙肝不会遗传给孩子,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而是传染性疾病。如果孩子有乙肝可能是因为父亲先传染给母亲,母亲再传染给孩子,胎儿可能在宫内或者是在分娩时接触到母亲血液时被感染上。建议女性在怀孕前去做两对半检查,如果没有被传染,可以怀孕,怀孕期间注意预防。如果怀孕中被感染,应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孩子
乙肝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肝是有可能传染给家人的。因为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体液、性接触、母婴等。所以乙肝患者在与家人相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剃须刀等物品。也不要与患者发生血液、体液交换,比如接吻、性行为等。建议乙肝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尽量将病情控制稳定,降低体内的病毒数量。家人
乙肝五项怎样才算正常
林潮双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乙肝五项通常指的是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五项。如果乙肝五项全部阴性,则属于正常现象,但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五项只是代表没有乙肝病毒感染,但对乙肝病毒感染不具有抵抗力。因此如果两对半检测中的第二项阳性,提示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抵抗力。乙肝五项里有各种组合,如一三五阳性,
乙肝疫苗是终身免疫吗
曾艳丽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乙肝疫苗是终身免疫的,乙肝抗体一旦产生之后,可以持续至少20~30年,所在一旦产生抗体,都认为是终身免疫。虽然乙肝抗体能够持续20年到30年,但是人体的免疫力有记忆性,即接触过乙肝,不管是疫苗还是乙肝病毒之后产生的抗体,即使常年不接触,滴度会慢慢下降。如果一旦再去接触病毒之后或者被暴露之后,机体就会迅速的做出反应。所以,只要产生过抗体一般
乙肝会母婴传播吗
王英超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不进行母婴阻断,如果女性有乙肝病史,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做母婴阻断,而且又采取自然分娩。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将乙肝传给孩子,此类现象属于非常可怕的表现。日常应进行乙肝、丙肝定期检查,必须普及性教育。结婚前也应进行婚前检查,以明确自身情况,避免出现感染。
打了乙肝疫苗要注意什么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打了乙肝疫苗建议接种完以后,在接种场所留观半小时,如没有不适症状才可以离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有的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接种部位有红肿或者是伴有身体有皮疹或者发热症状,其不适症状往往持续两到三天可以自行缓解。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体,在接种后可能没有抗体形成,所以还要定期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如持续下降,低于十个国际单位每毫升,则建议进
乙肝是什么病会传染吗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乙肝是指乙型病毒性肝炎,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炎,具有传染性,但是如果患者体内病毒含量比较少,属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传染性相对较小。如果患者体内病毒含量较多,属于大三阳患者,发生的概率会明显增高,患者要定期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乙肝e抗体阳性严重吗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乙肝e抗体阳性是否严重,还需要结合其他项目检查结果是否是阳性综合分析诊断。做乙肝五项检查,如果只是乙肝e抗体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目前已经基本痊愈,所以不严重。但是如果e抗体阳性,同时伴有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则属于乙肝小三阳,此时比较严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