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骨折治疗包括保守治疗(牵引、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康复治疗(早期、中期、后期),需预防及处理并发症,还要考虑不同性别老年人特殊情况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保证钙、维生素D、蛋白质摄入,运动适度且防跌倒。
一、保守治疗
1.牵引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人股骨骨折患者较为适用。例如一些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老年人。
原理及操作:通过牵引装置对骨折部位进行牵拉,恢复骨折的对位对线。常用的有皮牵引和骨牵引,皮牵引是通过粘贴在皮肤上的牵引带施加牵引力,骨牵引则是通过穿刺入骨组织来施加牵引力量。牵引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牵引的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情况,定期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折对位情况。
2.石膏固定:
适用情况: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股骨骨折,尤其是不完全骨折等情况。但石膏固定的固定范围和稳定性相对有限。
原理及操作:用石膏绷带围绕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起到限制骨折部位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石膏的松紧度,过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需要定期检查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手术:
适用情况:对于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骨折移位明显但有希望通过内固定恢复骨折稳定性和正常解剖结构的老年人股骨骨折患者。
原理及操作:通过手术将金属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等)放置在骨折部位,起到固定骨折端,维持骨折对位对线的作用。例如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具有创伤相对较小、固定稳定等优点。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及手术入路。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等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2.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用情况:对于高龄、骨折粉碎严重、难以通过内固定恢复功能的老年人股骨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骨折等情况。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原理及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如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将病变的股骨头或整个髋关节置换为人工关节假体。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卧床并发症风险有重要意义。术后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
时间及内容:在骨折治疗的早期,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在不引起骨折部位明显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肌肉收缩,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的被动活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等的被动屈伸活动,预防关节僵硬。对于手术患者,早期康复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避免过早的剧烈活动影响骨折愈合。
考虑因素: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骨折恢复情况,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频率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2.中期康复:
时间及内容:一般在骨折愈合有一定进展后进入中期康复阶段。此时可以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如患者自己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同时开始进行部分负重的行走训练,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逐步增加患肢的负重程度。
考虑因素:要根据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来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对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导致再次骨折等情况,康复训练要兼顾骨折愈合和骨密度的维持。
3.后期康复:
时间及内容:骨折基本愈合后进入后期康复。主要进行全面的功能恢复训练,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使患者能够恢复到接近受伤前的行走和日常活动能力。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利用哑铃等进行患肢肌肉力量的增强训练。
考虑因素:要考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康复训练要尽量模拟日常的活动场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确保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肺部感染:
原因及预防:老年人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预防措施包括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等。
处理:如果发生肺部感染,要根据痰培养等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如雾化吸入等促进痰液排出。
2.泌尿系统感染:
原因及预防: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与留置尿管(如果有的话)、尿液潴留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尿管留置,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要严格进行尿道口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洗尿道。
处理: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要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尿道清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3.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因及预防: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包括早期进行下肢的康复训练,如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踝关节的屈伸运动等,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使用抗凝药物(但要谨慎评估出血风险)、气压治疗等物理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
处理:如果怀疑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要进行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不同性别老年人股骨骨折治疗的特殊考虑
1.女性老年人:
骨密度方面:女性老年人通常比男性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和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
康复训练:女性老年人可能在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与男性有所不同,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
2.男性老年人:
基础疾病方面:男性老年人可能合并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基础疾病,如长期吸烟、饮酒等可能影响骨折愈合,在治疗中要关注这些基础疾病对骨折治疗的影响,劝导患者戒烟限酒等。
康复目标:男性老年人可能更注重恢复正常的体力活动和工作能力,在康复训练中要根据其具体的生活需求制定康复目标,帮助其尽快恢复到受伤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六、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
钙和维生素D摄入:老年人要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钙的摄入可以通过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等方式获取,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以维持骨骼健康,促进骨折愈合。
蛋白质摄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可适当多吃一些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运动方面:
适度运动:老年人在骨折康复后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和身体的平衡能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运动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康复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避免跌倒:老年人要采取措施避免跌倒,如改善居住环境,去除室内障碍物,安装扶手等;穿着合适的鞋子,保持行走时的平衡等,因为再次跌倒可能导致再次骨折等更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