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治疗需遵循恢复咬合与面部外形、固定骨折正常愈合原则,依骨折类型、部位等选治疗方法,不同类型骨折有不同治疗特点,治疗后有咬合功能康复和口腔卫生维护等康复要求,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治疗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考虑生长发育及家长配合,老年人要关注全身状况、加强营养及防并发症。
一、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遵循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和面部外形、固定骨折部位使其正常愈合的原则。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的类型、部位、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等因素。
(一)保守治疗
1.适应证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线性骨折或儿童的青枝骨折等情况。儿童下颌骨骨折由于其骨组织再生能力强,一些轻度移位不影响咬合的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儿童下颌骨的青枝骨折,骨折端仅有部分皮质断裂,成角畸形较小,未影响咬合关系时。
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者。
2.方法
主要是通过颌间固定等方法限制下颌骨的运动,使骨折端保持相对稳定,促进骨折愈合。颌间固定通常采用牙弓夹板,将上、下颌牙齿固定在一起,使下颌骨的运动受到限制,一般固定时间为4-6周。在固定期间,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如骨折端移位影响咬合关系、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等情况。例如,下颌骨的粉碎性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且有碎骨片影响正常的咬合接触。
开放性骨折,需要通过手术清创并固定骨折。
儿童下颌骨骨折如果出现明显移位,影响面部发育和咬合功能时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儿童下颌骨骨折移位导致上下颌牙齿无法正常咬合,可能影响未来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形态发育。
2.手术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
是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端复位后,采用金属接骨板、螺钉等进行固定。接骨板的选择需要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来确定,例如,对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可选用小型接骨板进行固定;对于下颌骨髁突骨折,可能需要采用特殊设计的接骨板来固定。手术过程中要确保骨折端准确复位,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牵引复位
在一些复杂骨折或伴有软组织缺损等情况时可能会用到。例如,下颌骨骨折伴有严重的面部软组织损伤,骨折端移位明显且难以通过切开复位直接固定时,可采用牵引装置对骨折端进行牵引复位,然后再进行固定。
二、不同类型下颌骨骨折的治疗特点
(一)下颌骨体部骨折
1.治疗
无明显移位的体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颌间固定。而对于有明显移位的体部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在复位时要特别注意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和正常的牙槽嵴高度,以保证良好的咬合关系。例如,当体部骨折导致下颌骨的左右径或前后径发生改变时,必须通过手术准确复位,恢复正常的牙弓形态,使上下牙齿能够正常咬合。
对于儿童下颌骨体部骨折,由于儿童的骨代谢活跃,骨折愈合快,但如果移位明显影响面部发育,也需要及时手术。手术时要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较小的固定材料和方法,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下颌骨生长的刚性固定装置。
(二)下颌骨髁突骨折
1.治疗
对于轻度移位的髁突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颌间固定结合弹性牵引。通过颌间固定限制下颌骨的运动,同时利用弹性牵引来调整髁突的位置,促进其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愈合。而对于明显移位或伴有关节盘嵌顿的髁突骨折,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手术中要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儿童髁突骨折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髁突还在发育中,手术要尽量采用对髁突生长影响小的方法,如可吸收材料的固定或采用保守治疗为主,只有在必要时才进行手术,以避免影响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下颌骨颏部骨折
1.治疗
颏部的线性骨折如果无明显移位可保守治疗。而对于粉碎性颏部骨折或有明显移位导致面部畸形的颏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时要恢复颏部的正常形态和咬合关系,固定骨折端。儿童颏部骨折的处理同样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因素,轻度移位不影响功能的颏部骨折可保守治疗,移位明显影响面部外观和咬合的则需手术,手术操作要轻柔,减少对局部生长组织的干扰。
三、下颌骨骨折治疗后的康复
(一)咬合功能康复
1.早期康复
在骨折固定期间,就开始进行张口训练等,防止颞下颌关节粘连等并发症。一般在骨折固定1-2周后,可开始缓慢的张口练习,从很小的开口度逐渐增加,每天进行多次练习,每次练习时间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延长。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强,但也需要家长监督,避免过度张口导致骨折端移位。
2.后期康复
骨折拆除固定装置后,进行咬合功能的逐步恢复训练。包括咀嚼功能训练,从软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通过咀嚼不同硬度的食物,如从软馒头到普通米饭等,锻炼咀嚼肌的力量和下颌骨的咬合功能。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监测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儿童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其面部发育和咀嚼功能的全面恢复,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尚未完成,咬合功能的康复对其未来的口腔功能和面部形态都有重要影响。
(二)口腔卫生维护
1.治疗期间
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都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患者需要使用软毛牙刷,每天至少刷牙3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可以使用含漱液进行口腔含漱,如氯己定含漱液等,每天含漱3-4次,每次含漱10-15秒,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因为口腔感染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儿童患者由于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差,家长要帮助其进行口腔清洁,例如用湿润的纱布擦拭牙齿等。
2.康复后期
康复后期仍然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有助于维持口腔健康,防止因口腔问题导致咬合功能恢复不良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注意事项
(一)儿童
1.治疗注意事项
儿童下颌骨骨折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的下颌骨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骨折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影响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在固定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用对骨生长影响小的材料,如可吸收的固定装置等。同时,儿童的依从性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确保患儿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如按时进行张口训练等。例如,儿童在颌间固定期间,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口腔情况和固定装置的情况,防止固定装置松动等情况发生。
儿童下颌骨骨折愈合速度相对成人较快,但也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老年人
1.治疗注意事项
老年人下颌骨骨折治疗时要关注其全身状况。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和骨折愈合的可能性。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减少手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老年人的骨代谢较慢,骨折愈合时间可能较长,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老年人的口腔功能和咀嚼功能相对较弱,在康复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咬合功能的逐步恢复,且要注意防止因长期卧床等情况导致的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