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通常发生在产后4周内,也可延续至产后数月甚至更久。
其病因复杂,与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如雌激素、孕激素骤降)、生产创伤、睡眠不足、家庭关系变化及心理社会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典型表现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无故哭泣、对婴儿缺乏兴趣或过度焦虑、自我价值感降低(如“我不是好妈妈”)、食欲或睡眠紊乱,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伤害婴儿的行为。部分产妇还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乏力等,但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产后抑郁症不同于“产后情绪低落”(通常在产后3-10天出现,1-2周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且影响日常生活,需及时就医。治疗以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社会支持(如家人参与育儿)为主,中重度患者需结合药物治疗(如盐酸帕罗西汀片),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可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