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瘤和纤维瘤均为良性肿瘤,发病与雌激素敏感异常有关,临床表现相似,影像学检查有特点,治疗原则有别,年轻女性、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有不同情况需关注。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乳腺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其发生可能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通常认为是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过度反应所致,好发于年轻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5-35岁之间。
乳腺纤维瘤:是由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成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乳腺小叶内的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导致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形成肿瘤,常见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极少发生。
二、临床表现
乳腺腺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质地韧实,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一般无压痛,生长缓慢,通常在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一般在1-3cm左右,在月经周期变化时,肿块大小通常无明显变化。
乳腺纤维瘤:也多为单发,肿块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活动度大,触之有滑动感,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大小一般也在1-3cm左右,部分患者在月经前可能会有轻微的乳房胀痛,但月经后可缓解,肿块大小在月经周期中一般变化不大。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乳腺腺瘤:乳腺超声检查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均匀,包膜完整;乳腺X线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有时可见周围有薄层透亮晕。
乳腺纤维瘤:乳腺超声检查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乳腺X线检查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密度略高于乳腺腺体,边缘光滑,可见环形或弧形钙化。
四、治疗原则
乳腺腺瘤:一旦发现,由于有恶变的可能(虽然恶变率很低,但仍有一定风险),一般建议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可选择肿块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乳腺纤维瘤: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纤维瘤,可以定期观察,每3-6个月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变化情况;如果肿块较大(大于3cm)、生长较快或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意愿,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同样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特殊人群情况
年轻女性:无论是乳腺腺瘤还是乳腺纤维瘤,在青春期和生育期的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需要密切关注肿块的变化情况,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在生活方式上,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期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对乳腺肿块产生影响。
妊娠期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会导致乳腺腺瘤或纤维瘤在妊娠期有所增大,此时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肿块的变化,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如果肿块在妊娠期增长迅速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可能需要在合适的孕周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需谨慎操作,避免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如果患有乳腺腺瘤或纤维瘤,需要注意保持乳腺通畅,避免发生乳腺炎。由于哺乳期乳腺组织充血、水肿,肿块的观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根据肿块的情况决定后续的处理方案,如果肿块无明显恶变倾向,可在哺乳期结束后再考虑手术切除;如果有恶变可疑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进行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