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可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有高热、寒战、膀胱刺激征等,尿常规白细胞多、可伴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高,早期肾功能多正常,超声等检查早期无典型异常;慢性肾盂肾炎症状隐匿、病程长,尿常规白细胞持续增多、晚期尿比重降低,尿细菌培养阳性率低,晚期有肾功能损害,超声可见双肾大小不等等,IVP可见双肾不对称缩小等典型表现。
一、临床表现鉴别
1.急性肾盂肾炎:多有突发的高热、寒战,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腰痛、肾区叩击痛等。起病较急,病程相对较短。多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特点更易发病,常与劳累、性生活等因素相关。
2.慢性肾盂肾炎:症状相对隐匿,可表现为间歇性的低热、腰酸、乏力等,部分患者膀胱刺激症状可不典型,可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儿童患者慢性肾盂肾炎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特殊情况,与成人表现有所不同,需特别关注。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1.尿常规
急性肾盂肾炎:尿中白细胞明显增多,常可见白细胞管型,红细胞也可增多,尿蛋白一般为微量-轻度,尿比重多正常。
慢性肾盂肾炎:尿沉渣中白细胞数常持续增多,可有少量红细胞及蛋白尿,晚期可出现尿比重降低,晨尿比重低于1.018,且固定于1.010左右,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
2.尿细菌学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常>10^5/ml,且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
慢性肾盂肾炎:尿细菌培养阳性率相对较低,部分患者可呈间歇性阳性,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菌落计数>10^5/ml,致病菌与急性肾盂肾炎有一定相似性,但需注意反复留取标本提高阳性检出率。儿童进行尿细菌学检查时需注意标本采集的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肾功能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早期肾功能多无明显异常,少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一过性的肾小球滤过功能轻度减退,经治疗后多可恢复正常。
慢性肾盂肾炎:晚期可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同时可伴有肾小管功能减退,如尿浓缩功能减退、酸化功能障碍等,儿童慢性肾盂肾炎导致肾功能损害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相关指标。
三、影像学检查鉴别
1.超声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肾脏超声可无明显异常或仅表现为肾脏轻度增大,肾皮质回声稍增强。
慢性肾盂肾炎:肾脏超声可发现双侧肾脏大小不等,肾实质回声增强、不均,肾盂肾盏变形、扩张等,晚期可出现肾脏体积缩小,儿童患者肾脏超声表现需结合其年龄阶段进行综合判断,注意与正常儿童肾脏超声表现相鉴别。
2.静脉肾盂造影(IVP)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IVP可无典型异常,或可见肾盂肾盏显影延迟等轻度改变。
慢性肾盂肾炎:可见双侧肾脏不对称性缩小,肾盂肾盏扩张、变形,肾皮质瘢痕形成等典型表现,如肾盏变钝、杵状变形等,儿童进行IVP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谨慎选择检查方式。
3.CT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CT表现为肾脏局部或弥漫性的密度增高,肾周脂肪间隙可有模糊等改变。
慢性肾盂肾炎:可见肾脏轮廓不规则,肾实质变薄,肾盂肾盏变形等,对于儿童患者,CT检查同样要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