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与头皮银屑病可从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病史与接触史、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面鉴别,头癣多见于儿童、常与宠物接触,有特定病发表现及真菌镜检、培养特征、病理表现和传染性病史;头皮银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确接触史,有特定头皮损害表现、真菌镜检阴性、有家族史及病情复发缓解特点和特定病理表现,综合多方面可准确区分两者。
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常与接触患病的猫、狗等宠物有关,有明确的接触史可能。
典型表现为头皮出现丘疹、脓疱,继而有鳞屑性斑片,病发参差不齐,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周围有灰白色鳞屑围绕,形成菌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等类型,如黄癣会形成碟形黄痂,除去痂皮可见潮红糜烂面;白癣初期为白色鳞屑斑,随着病情发展,皮损扩大,周边出现小的卫星灶;黑点癣头皮损害为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
头皮银屑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头皮损害边界清楚,覆盖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一层淡红色发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这是头皮银屑病较特征性的表现。皮损可单独发生于头皮,也可同时累及躯干、四肢伸侧等部位。一般瘙痒较为明显,病情有复发缓解的特点。
真菌学检查
头癣:
采用真菌直接镜检,黄癣病发内可见关节孢子,黄癣痂内可见鹿角状菌丝;白癣病发外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孢子;黑点癣病发内可见链状排列的圆形孢子。
真菌培养可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有助于明确头癣的类型,为治疗提供依据。
头皮银屑病:
真菌直接镜检为阴性,可与头癣相鉴别。因为头皮银屑病是由于表皮细胞增殖过快等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不存在真菌感染。
病史与接触史
头癣:
详细询问病史,常可发现患者有与头癣患者或患病动物接触的历史,如家中有宠物患有癣病,或与头癣患者密切接触等情况。
发病急,病情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多有传染性,可在群体中传播。
头皮银屑病:
病史中多无明确的接触史,往往有银屑病家族史的可能性较大,病情反复发作,与季节变化可能有关,冬季常加重,夏季可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季节规律。
组织病理学检查
头癣:
取病变头皮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毛囊内有真菌孢子和菌丝,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不同类型的头癣病理表现有所差异,如黄癣可见毛囊周围化脓性炎症,后期有纤维组织增生等。
头皮银屑病:
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等,与头癣的病理改变有明显区别。
通过以上从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病史与接触史、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鉴别,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头癣与头皮银屑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全面进行相关检查,以避免误诊误治,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头癣较为常见,要注意与头皮银屑病区分,同时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成人,因其生理、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在鉴别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临床表现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