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疮即痤疮,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青少年,与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反应等有关,有基本损害及严重程度分类,治疗按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要保持清洁、良好生活习惯等,需综合不同人群情况。
雄激素水平:青春期后雄激素水平升高,可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加。无论男女,雄激素水平异常都可能引发痤疮,男性可能因雄激素分泌相对更多,在青春期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痤疮表现;女性则可能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雄激素水平波动时诱发痤疮。
皮脂分泌:皮脂分泌增多会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内皮脂堆积,为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油性皮肤人群相对更易发生痤疮,因为其本身皮脂分泌就旺盛。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导管角化过度会造成导管口径变小、狭窄或阻塞,影响皮脂排出,形成微粉刺。这在不同年龄、不同肤质人群中都可能发生,比如青少年皮肤代谢相对活跃,更容易出现导管角化异常情况。
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痤疮丙酸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导管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角化过度,进一步加重毛囊口阻塞,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痤疮发生,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受到该细菌影响而出现痤疮。
炎症反应:毛囊内的炎症反应会使毛囊壁破损,内容物进入周围组织,引起炎症性丘疹、脓疱等痤疮表现,不同年龄、性别在炎症反应程度上可能有差异,比如青少年可能炎症反应相对更明显,出现红肿较严重的痤疮损害。
临床表现方面
基本损害:初期多为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白头粉刺是闭合性的,为皮色丘疹,无明显开口;黑头粉刺是开放性的,顶端呈黑色,是皮脂氧化及角化物堆积所致。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炎性丘疹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则是含有脓液的小疱,结节是较硬的隆起,囊肿是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结节或肿块,常形成瘢痕。不同人群痤疮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女性痤疮可能更易出现在下巴等部位,男性可能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区域更严重。
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Ⅲ级)、重度(Ⅳ级)。轻度主要是少量粉刺、炎性丘疹;中度会有较多炎性丘疹、脓疱;重度则有结节、囊肿甚至瘢痕形成。不同年龄阶段严重程度表现不同,青少年中重度痤疮相对较多见,而成年人痤疮可能轻度为主,但也有部分成年人出现重度痤疮情况。
治疗及预防方面
治疗原则:根据痤疮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轻度痤疮以局部外用药物为主,如维A酸类药物等;中度痤疮可能需要联合外用药物及口服抗生素等;重度痤疮则可能需要系统使用异维A酸等药物,必要时结合物理治疗等。不同人群在治疗药物选择上需考虑年龄因素,比如儿童青少年使用维A酸类药物需谨慎,要根据个体情况权衡利弊。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使用合适的洁面产品,但不宜过度清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及辛辣食物摄入;对于油性皮肤人群要注意控制油脂分泌,选择合适的护肤品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需要注意这些预防要点,比如青春期人群更要注重生活习惯的调整来预防痤疮发生。
总之,暗疮就是痤疮,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俗称,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等需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