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在不同时期表现有差异,早期可能无症状,一般症状有头痛、头晕、心悸,靶器官受累有心脏、脑部、肾脏受累表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明显、症状不典型易体位性低血压,儿童青少年少见且可能无症状或有头痛头晕等,女性不同生理时期血压有变化,需及时测血压明确诊断。
一般症状:
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也可出现阵发性剧痛,部位多在太阳穴和后脑勺部位,可能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这是因为血压升高使脑血管压力增高,刺激痛觉感受器所致。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头痛发生率明显升高。
头晕:较为常见,可表现为头部昏沉感,轻重不一,有的是短暂性发作,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的是持续性头晕。头晕是由于血压波动影响了脑部血液供应,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起。
心悸:患者可感觉心跳异常,有心慌感,这是因为血压升高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脏代偿性工作,导致心悸。当血压得到控制后,心悸症状通常会有所减轻。
靶器官受累症状
心脏受累: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大,进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开始可能是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损,不能正常泵血,导致肺淤血。另外,高血压还可能引发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左臂等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脑部受累:高血压脑病可出现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等,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这是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超过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对于老年人,高血压容易引起脑梗死或脑出血,脑梗死可出现偏瘫、言语不利等症状;脑出血则起病急,常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肾脏受累:早期可出现夜尿增多,这是因为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脏浓缩功能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甚至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往往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增大。这是因为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退,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可能正常或降低。老年人高血压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且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突然站立时血压下降明显,导致头晕、跌倒等,需要特别注意。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与遗传、肥胖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压对其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长期高血压可能影响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发育。
女性:女性在不同生理时期血压表现有所不同,如孕期高血压可能出现血压升高,产后部分可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会发展为慢性高血压。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变化,血压也可能出现波动,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相关的血压变化,如在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血管紧张度,导致血压不稳定。
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多样,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一旦怀疑有高血压,应及时测量血压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