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肾活检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及不同年龄相关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免疫学检查有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自身抗体,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影像学超声等辅助排查。
一、临床表现评估
紫癜性肾炎患者多有皮肤紫癜表现,通常出现在四肢远端伸侧、臀部等部位,对称分布,紫癜大小、形态不一。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呕吐等,成人患者肾脏受累相关表现可能更为突出。同时要关注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相关表现,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蛋白尿则可通过尿常规等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是重要的初步检查项目,可发现血尿、蛋白尿,血尿以镜下血尿多见,蛋白尿程度可轻可重,通过尿蛋白定量可进一步评估蛋白尿的多少。不同年龄患者尿常规结果解读需结合其生理特点,儿童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血尿、蛋白尿的判断标准基本类似。
2.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肾功能正常时血肌酐、尿素氮在正常范围,当肾脏受损较严重时,血肌酐可升高,尿素氮也可能出现异常。不同年龄人群肾功能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有其自身的肾功能参考范围,需依据儿童的年龄等因素来判断肾功能是否正常。
3.凝血功能检查:部分紫癜性肾炎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查可了解凝血状况,这对于评估病情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三、免疫学检查
1.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常升高,补体C3一般正常或轻度降低。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紊乱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有一定正常范围,需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分析。
2.自身抗体检测:需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肾损害,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自身抗体,自身抗体阴性有助于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但阳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疾病,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四、肾活检病理检查
1.肾活检的必要性: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迁延不愈或肾脏损害较严重的患者,肾活检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判断病理类型、评估预后的重要手段。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肾活检的风险和获益需综合评估,儿童进行肾活检时需充分考虑其配合程度等因素,要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病理类型:紫癜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有所不同。通过肾活检可明确具体病理类型,从而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五、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肾脏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排除肾脏其他结构性病变,如肾脏肿瘤、先天性肾脏畸形等。不同年龄患者肾脏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肾脏超声检查需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CT及MRI检查:一般不作为紫癜性肾炎的常规检查项目,当怀疑有肾脏其他特殊病变时可考虑进行CT或MRI检查,如肾脏血管病变等情况,但这些检查相对超声检查有更高的辐射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