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肾活检病理检查及排除继发性因素。临床有肾病综合征表现,实验室检查尿液有尿蛋白定量等异常、血液有血清白蛋白等异常,肾活检是金标准,还需排除继发性因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
一、临床症状评估
膜性肾病患者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相关表现,如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3.5g)、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水肿(可从眼睑、下肢逐渐蔓延至全身)、高脂血症等,但这些症状并非膜性肾病所特有,其他肾脏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膜性肾病相对少见,成人更为常见,男性发病可能略多于女性,生活方式如长期劳累、感染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有肾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膜性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蛋白定量:是重要指标,如前文所述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提示大量蛋白尿,对诊断膜性肾病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尿蛋白定量范围不同,儿童正常尿蛋白排泄量<4mg/(m2·h)或<150mg/24h,成人正常尿蛋白定量<150mg/24h,通过检测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蛋白尿程度。
尿沉渣镜检:一般可见少量红细胞,偶见管型,若出现大量红细胞或异常管型需考虑合并其他肾脏病变可能,不同年龄人群的尿沉渣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尿沉渣中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等。
2.血液检查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提示低蛋白血症,常与大量蛋白尿相关,不同年龄阶段血清白蛋白正常范围不同,儿童正常血清白蛋白浓度在35-50g/L,成人正常范围是40-55g/L,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血脂:多有高脂血症,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升高,年龄对血脂水平有影响,儿童血脂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且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更明显。
肾功能相关指标:早期肾功能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血肌酐可能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血肌酐的正常参考值因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差异,男性血肌酐正常范围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GFR的评估需结合年龄、性别、体重等多种因素。
三、肾活检病理检查
肾活检是诊断膜性肾病的金标准。通过肾穿刺获取肾脏组织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光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和C3呈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可见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不同年龄患者的肾活检病理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儿童膜性肾病的病理表现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在进行肾活检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保操作安全。
四、排除其他继发性因素
需要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可能,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如金制剂、青霉胺等)相关性膜性肾病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用药史、感染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病史等,进行相关检查,如抗核抗体谱、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等检查来明确,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继发性因素可能不同,例如儿童继发性膜性肾病相对少见,更多见于成人,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膜性肾病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