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脑部缺血症状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睡眠障碍、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还有其他症状如情绪精神改变、认知功能减退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如中老年人、年轻人、女性等各有特点。
头晕: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头晕,程度轻重不一。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晕,需警惕脑动脉硬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例如,一项针对50岁以上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研究显示,约6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头晕症状。年轻人若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脑动脉硬化风险,出现头晕表现。
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为胀痛、刺痛等。脑动脉硬化引起脑血管弹性减退、狭窄,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头痛。部分患者可能在劳累、情绪激动后头痛加重。比如一些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本身脑动脉硬化风险相对较高,更容易出现因脑动脉硬化导致的头痛。
记忆力减退:早期可能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如忘记刚刚放置的物品位置、刚说过的话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远记忆力也受影响。这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负责记忆功能的脑区营养不足,影响其正常功能。例如,一些患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记不住家人的姓名、之前熟悉的事情等。
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脑动脉硬化影响脑部神经递质的平衡和脑部血液循环,从而干扰睡眠调节机制。有研究表明,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约40%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对于女性更年期前后的人群,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再加上可能存在的脑动脉硬化风险,更容易出现睡眠方面的异常。
肢体麻木、无力:当脑动脉硬化影响到脑部支配肢体感觉和运动的神经通路时,可出现肢体麻木,常见于单侧肢体,如手指、面部等部位,也可能出现肢体无力,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例如,一些脑动脉硬化患者会发现自己拿东西时容易掉落,走路时步态不稳。这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程,进而影响神经功能。
视力下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影响视神经或视觉中枢的血液供应,导致视力下降,如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中,约20%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对于患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和脑部相关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他症状
情绪和精神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较大,如易激动、抑郁、焦虑等。脑动脉硬化影响脑部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从而导致情绪和精神方面的改变。例如,一些脑动脉硬化患者在患病后性格变得孤僻、多疑,或者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这在女性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女性的内分泌等生理特点与男性不同,对脑动脉硬化导致的神经功能影响更敏感。
认知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出现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思维迟缓、计算力下降、定向力障碍等。随着脑动脉硬化病情的进展,脑部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会逐渐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对于有家族脑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认知功能变化,早期发现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