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慢性炎症,由急性迁延或初次慢性发病,发病与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机体免疫低下有关,有泌尿系统及全身症状,通过尿液、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需控感染、纠正尿路异常,对儿童可影响肾发育,对成人要控基础病、养成良好习惯。
一、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慢性炎症,主要累及肾盂、肾盏和肾间质。它是由急性肾盂肾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演变而来,也可能在初次感染时就呈现慢性发病过程。
二、发病原因
1.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细菌容易在局部繁殖,引发感染且不易清除,从而逐渐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对于有尿路梗阻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增加了患慢性肾盂肾炎的风险,儿童尿路梗阻可能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有关。
2.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使细菌容易在肾脏内定植,反复感染后可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在儿童中,膀胱-输尿管反流较为常见,这与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
3.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人群,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肾盂肾炎,进而转为慢性。
三、临床表现
1.泌尿系统症状:
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相对急性肾盂肾炎可能较轻,但会反复出现。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可能仅表现为排尿时的不适、哭闹等。
腰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或胀痛,部分患者有腰部叩击痛。
2.全身症状:
间歇性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体温正常。
乏力、食欲不振:长期患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这些全身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尿白细胞增多是常见表现,若发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诊断慢性肾盂肾炎,因为白细胞管型提示肾脏实质有感染。
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CFU/ml,但需要注意避免污染。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多次尿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菌。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是否有肾盂肾盏变形、肾脏瘢痕形成等,有助于判断慢性病变。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双侧肾脏大小不等,这是慢性肾盂肾炎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但儿童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
五、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疗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4周,有时需要联合用药。要彻底清除细菌,防止病情反复。
2.纠正尿路异常:对于存在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解除尿路梗阻、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等,以减少复发的诱因。
六、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肾盂肾炎可能影响肾脏发育,导致肾功能损害,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要注意观察儿童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且在治疗过程中要谨慎使用可能影响肾脏的药物,重视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基础疾病的排查和处理。
2.成人:成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复发的机会。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等,保持尿路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