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的乳房外观检查可初步判断乳房异常,触诊能发现肿块及压痛等;实验室检查的血常规可看白细胞等情况,CRP和PCT检测助判断感染类型和程度;影像学检查中乳腺超声是常用方法,可发现炎症区等情况,乳腺X线检查一般非首选,怀疑其他病变时考虑且对特殊人群需谨慎。
一、体格检查
1.乳房外观检查
观察内容:检查者会观察乳房的大小、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红肿、皮疹、浅表静脉怒张等情况。急性乳腺炎时,病变部位常表现为红、肿,皮肤温度可能升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哺乳期女性由于哺乳相关因素,乳房外观变化可能与非哺乳期不同,例如哺乳期女性乳房肿胀可能更为明显,与乳汁淤积等因素相关。
意义:通过观察乳房外观可以初步判断乳房是否存在异常改变,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2.乳房触诊
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手指掌面轻轻触摸乳房,按象限依次检查,注意有无肿块、压痛的部位、范围等。急性乳腺炎时,触诊可发现肿块,有压痛,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触诊时手法和力度需适当调整,儿童乳房组织较薄,触诊力度要轻柔;老年女性乳房组织可能萎缩,触诊时要注意触摸是否有异常结节等。
意义:乳房触诊是发现乳房内部病变的重要方法,能帮助确定炎症所在的位置及范围等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指标及意义:血常规中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有一定特点,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等因素,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白细胞基础值与成人不同,急性乳腺炎时儿童白细胞升高可能有其自身规律。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
2.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
指标及意义: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时,CRP会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PCT在细菌感染时会明显升高,而病毒感染时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对于不同性别患者,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在特殊人群如孕妇等,需考虑其生理状态对指标的影响,孕妇由于体内激素等变化,可能对CRP等指标有一定影响,检测时需综合判断。检测CRP和PCT有助于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辅助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三、影像学检查
1.乳腺超声检查
检查情况:乳腺超声是急性乳腺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下可发现炎症区呈不均匀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可能有片状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脓肿形成时)。对于不同年龄患者,乳腺超声表现基本相似,但儿童乳房组织较薄,超声图像可能更清晰显示病变情况。乳腺超声可以清晰显示乳房内部结构,有助于发现乳腺炎的病变范围、是否形成脓肿等情况,还能与乳腺其他疾病如乳腺纤维腺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2.乳腺X线检查
适用情况及表现:一般不作为急性乳腺炎的首选检查,在怀疑有其他病变或鉴别诊断时可考虑。急性乳腺炎在乳腺X线检查下可能表现为局部腺体密度增高,边界模糊等,但对于哺乳期女性,乳腺X线检查因辐射等因素需谨慎选择,尤其对于孕妇和儿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乳腺X线检查,因为儿童对辐射更为敏感,可能增加辐射致癌风险。乳腺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