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三期属于中期阶段具危险性,肾功能会进展性减退,eGFR多在30-59ml/(min·1.73m2),不干预每年下降约3-5ml/(min·1.73m2),还会致代谢废物蓄积等并增并发症风险;心血管系统受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影响,70%-80%患者有高血压,易致心血管事件,脂质紊乱促动脉粥样硬化;还会致贫血、骨病等影响生活质量,不同患者需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要重视并规范治疗及干预生活方式以延缓病情进展降危险性。
慢性肾病三期属于中期阶段具危险性,肾功能会进展性减退,eGFR多在30-59ml/(min·1.73m2),不干预每年下降约3-5ml/(min·1.73m2),还会致代谢废物蓄积等并增并发症风险;心血管系统受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影响,70%-80%患者有高血压,易致心血管事件,脂质紊乱促动脉粥样硬化;还会致贫血、骨病等影响生活质量,不同患者需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要重视并规范治疗及干预生活方式以延缓病情进展降危险性
一、肾功能进展方面
肾小球滤过率(eGFR)情况:此阶段eGFR多在30-59ml/(min·1.73m2),肾脏滤过功能已明显下降,随着时间推移,肾功能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有研究显示,部分慢性肾病三期患者若不进行有效干预,每年eGFR下降速度约为3-5ml/(min·1.73m2)左右,若eGFR持续下降至小于15ml/(min·1.73m2)则进入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期)。
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会使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蓄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症状,还会影响矿物质代谢等,增加肾性骨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二、心血管系统影响方面
高血压相关情况:慢性肾病三期患者常合并高血压,据统计,约70%-80%的慢性肾病三期患者存在高血压问题。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还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风险。因为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加重,易导致左心室肥厚等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脂质代谢紊乱影响:患者往往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脂质在血管壁沉积,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三、其他系统影响及生活质量方面
贫血情况: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易导致肾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氧供,对身体多系统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骨骼肌肉系统影响: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会出现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等,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而降低生活质量。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需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年轻患者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应积极纠正,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老年患者要更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压、血脂等指标,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需格外谨慎,因为妊娠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要在医生评估下进行;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总之,慢性肾病三期需要引起重视,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尽量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相关危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