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超声可见异常肿块等、钼靶可见不规则密度增高影等,病理检查细针穿刺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等,手术切除活检是金标准,需与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结核、乳腺癌鉴别,哺乳期乳腺炎多有乳汁淤积等病史,乳腺结核多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等,乳腺癌有其自身特点,需通过各项检查严格鉴别。
一、临床表现
(一)不同阶段表现
急性期:多发生于非哺乳期或哺乳期,乳房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类似炎症表现,但一般无明显的乳头溢液等哺乳期乳腺炎常见的乳汁淤积相关表现。发病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中青年女性相对多见,与自身免疫等因素可能相关。生活方式方面,若有自身免疫紊乱等情况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相关基础疾病病史者需格外注意。
亚急性期:红肿疼痛症状较急性期减轻,但可触及乳房内肿块,肿块边界可能不太清晰,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粘连。
慢性期:乳房内肿块经久不愈,可形成窦道或瘘管,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皮肤可出现橘皮样改变等。
二、影像学检查
(一)乳腺超声
可发现乳房内的异常肿块,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有的可探及导管扩张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超声表现有一定共性,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在生活方式方面,若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等状态可能影响自身免疫,间接影响超声下表现。
(二)乳腺X线摄影(钼靶)
可见乳房内有不规则的密度增高影,有时可发现钙化灶,钙化多为泥沙样或细颗粒样钙化,对于一些慢性期形成窦道等情况也可有所提示。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组织密度不同,青年女性乳腺组织较致密,可能影响钼靶观察效果,需结合超声等其他检查。
三、病理检查
(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可抽取肿块内的细胞进行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等特征性表现。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细针穿刺需谨慎操作,避免对乳腺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女性患者要考虑到检查对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二)手术切除活检
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是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金标准,可明确看到乳腺导管扩张,管壁周围有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导管内有脂质分泌物积聚等典型病理改变。不同病史患者,如既往有乳腺手术史等,手术切除活检时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等。
四、与其他疾病鉴别
(一)与哺乳期乳腺炎鉴别
哺乳期乳腺炎多有乳头皲裂、乳汁淤积等病史,发病时多有高热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常明显升高,而浆细胞性乳腺炎一般无明显乳汁淤积相关病史,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在年龄上,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而浆细胞性乳腺炎非哺乳期多见。
(二)与乳腺结核鉴别
乳腺结核多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乳房肿块可与皮肤粘连,形成溃疡、窦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结核杆菌,而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上无结核杆菌感染表现。不同生活方式下,有结核接触史等人群需注意与乳腺结核鉴别,病史方面有结核病史者要考虑乳腺结核可能。
(三)与乳腺癌鉴别
乳腺癌多为无痛性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伴有乳头凹陷、橘皮样改变等,乳腺钼靶可能发现肿块边界不规则、有毛刺、钙化多为粗大钙化等表现,而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有其特征性的浆细胞浸润等。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好发于绝经后女性,而浆细胞性乳腺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中青年相对多,需通过病理等检查严格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