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脂肪瘤的诊断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外观、触诊了解肿块情况;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见边界清晰低回声、形态规则的肿块,钼靶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肿块,MRI呈高信号;病理检查细针穿刺可通过细胞学检查证实脂肪细胞,手术切除活检可明确典型脂肪组织构成及边界纤维包膜情况来确诊。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摸乳腺肿块,了解肿块的大小、形状、活动度等。乳腺脂肪瘤通常质地较软,边界清晰,可推动。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由于乳腺组织的生理状态不同,比如青春期女性乳腺处于发育阶段,触诊时要注意与正常发育组织区分;中年女性乳腺可能因生育等情况有一定变化,但脂肪瘤的触诊特点相对较为固定,主要是把握其软、边界清、可推动的特征。
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
原理及优势:利用超声波对乳腺组织进行成像,能清晰显示乳腺内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乳腺脂肪瘤在超声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均匀,因为脂肪瘤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超声对脂肪组织的显示有特定的回声特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超声检查的操作和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对乳腺组织的影响,比如儿童乳腺组织未发育完全,超声表现与成年女性不同,但如果儿童出现乳腺脂肪瘤,超声也可发现异常的低回声肿块;对于老年女性,乳腺组织萎缩,脂肪瘤的超声表现相对更易识别。
具体表现:肿块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内部呈均匀的低回声,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可移动性好。
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
适用情况及表现:对于成年女性较为常用,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女性。乳腺脂肪瘤在钼靶下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肿块,其密度低于乳腺腺体组织。不过,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对X线敏感,钼靶检查可能不是首选,因为有一定辐射风险,但如果怀疑年轻女性有乳腺脂肪瘤且其他检查不明确时,也可考虑。乳腺脂肪瘤在钼靶上的密度特点是其脂肪成分决定的,与其他实性肿块有明显区别。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特点及表现:能更精确地显示肿块的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乳腺脂肪瘤在MRI上表现为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这是因为脂肪组织在MRI成像中具有特定的信号特征。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深部的乳腺脂肪瘤,MRI能更好地评估其位置和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对于不同年龄人群,MRI检查的意义类似,但需根据个体的具体健康状况和检查目的来选择是否进行该检查。
病理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
操作及意义:通过细针抽取肿块内的部分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对于怀疑为乳腺脂肪瘤的肿块,细针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肿块的组织成分,证实是否为脂肪组织。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的力度和进针角度等需根据个体乳腺组织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儿童乳腺组织娇嫩,进针需更轻柔。
结果判断:若穿刺物经病理检查可见大量成熟的脂肪细胞,即可确诊为乳腺脂肪瘤。
手术切除活检:
适用情况:当通过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者肿块较大、有恶变可疑时,可考虑手术切除肿块并进行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活检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能将肿块完整去除。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恢复等需综合考虑,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较多,手术前需更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年轻患者则要考虑手术对乳腺外观的影响等因素。病理检查下可见典型的脂肪组织构成肿块,边界有纤维包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