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脑炎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生化(含肝肾功能、电解质)、病原学检查(病毒学、细菌学);脑脊液检查测压力、行常规(细胞计数分类)和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头颅CT(初步看结构)和头颅MRI(更敏感察细微病变)。
一、体格检查
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检查,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心率加快等异常情况;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等检查,了解神经系统受损情况,例如中毒性脑炎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肢体运动或感觉异常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可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一般中毒性脑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可能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但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相对更为敏感,感染时白细胞变化可能更明显。
(二)血生化检查
1.肝肾功能:部分中毒相关因素可能影响肝肾功能,通过检测转氨酶、胆红素、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肝肾功能是否受损。例如某些毒物中毒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通过血生化检查可早期发现异常。
2.电解质:了解血钾、血钠、血氯等电解质水平,中毒性脑炎患者可能因呕吐、发热等原因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等,通过血生化检查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学检查:若考虑病毒感染导致中毒性脑炎,可进行相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查或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等。例如通过检测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等特异性抗体或核酸,明确是否为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炎。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病毒种类可能不同,儿童乙脑病毒感染相对常见等。
2.细菌学检查:怀疑细菌感染时,可进行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等。血培养寻找病原菌,脑脊液培养有助于明确是否为细菌性感染导致的中毒性脑炎,如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可能引发相关病变。
三、脑脊液检查
(一)压力测定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首先测量脑脊液压力。中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压力可能升高,这与颅内炎症、水肿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脑脊液压力正常范围略有不同,儿童脑脊液压力相对较低等。
(二)常规检查
1.细胞计数及分类:脑脊液中细胞数可能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或中性粒细胞为主,具体需根据病因判断。例如病毒感染多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细菌感染常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2.生化检查:包括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等指标检测。中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可能升高,葡萄糖多正常或略低,氯化物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等,通过这些指标可辅助判断病情及病因。
四、影像学检查
(一)头颅CT
可初步了解脑部结构有无异常,如是否存在脑水肿、脑实质病变等情况。中毒性脑炎患者头颅CT可能显示脑实质密度减低等脑水肿表现,但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需结合临床动态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头颅CT表现可能因脑部发育差异而有不同特点,儿童颅骨较薄,图像解读需注意与成人区别。
(二)头颅MRI
对脑部病变的检出更为敏感,能更早发现脑实质的细微病变,如早期的脑实质炎症、水肿等情况。可清晰显示脑组织的信号改变,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中毒性脑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头颅MRI检查相对更安全,能更好地观察脑部发育及病变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