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能否治好分情况,急性肾功能不全部分可治好,部分难,慢性肾功能不全难完全治愈但可延缓进展;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中饮食、吸烟饮酒、作息有影响,基础病史里高血压、糖尿病、肾脏基础疾病等会影响预后。
可治好的情况:若为肾前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如严重脱水、大量失血等引起肾脏灌注不足,在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等治疗后,肾功能多可恢复。肾后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路梗阻,解除梗阻后肾功能也往往能恢复。肾性因素中,某些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在去除诱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后,肾功能有可能恢复。例如,因使用肾毒性药物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停用肾毒性药物后,经过积极的肾脏支持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难以完全治好的情况:少数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肾脏损伤不可逆,可能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
难以完全治愈: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其病理过程是肾脏逐渐纤维化、硬化,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目前的医疗手段尚无法完全逆转已经发生纤维化的肾脏组织,难以使受损的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但可以通过一系列治疗措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例如,通过控制血压(常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纠正贫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充碳酸氢钠等)、控制血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等综合治疗,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入尿毒症阶段的时间。
影响肾功能不全预后的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肾脏本身的储备功能也下降,所以肾功能不全的预后相对较差。儿童患肾功能不全时,若能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有效治疗,部分可能有较好的恢复,但也有部分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决定肾功能不全预后的关键因素,但合并的基础疾病可能有性别差异影响预后。例如,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可能有其自身特点,但总体还是以基础疾病的控制等综合因素影响预后为主。
生活方式:
饮食: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而合理的饮食结构,如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等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对预后有积极影响。
吸烟饮酒: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也会加重肾脏损伤,所以戒烟限酒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改善非常重要。
作息:熬夜等不良作息会影响身体的整体代谢和恢复,不利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的控制,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肾功能的维护有帮助。
基础病史: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高压,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速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所以良好的血压控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血糖控制不佳会明显影响肾功能不全的预后,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肾功能不全患者至关重要。
肾脏基础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不同的肾脏基础疾病,其本身的疾病进展速度不同,会影响肾功能不全的预后。例如,多囊肾患者随着囊肿的逐渐增大,会压迫肾组织,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预后相对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