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会对患儿生长发育、心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并引发常见并发症。在生长发育方面,复杂型先心病患儿因血液循环障碍致机体缺营养,影响生长速度,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对心肺功能,使心脏负荷增加或结构异常致心功能受损,还致肺部血流改变易引发肺部感染等;常见并发症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致发热等多种表现;有心力衰竭,分左右心衰竭,婴幼儿和年长儿表现不同;有肺动脉高压,由左向右分流大等致肺小动脉高压、重塑,加重右心负担影响预后。
一、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机体得不到充足的氧供和营养物质,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速度。例如,患有室间隔缺损等较大缺损的患儿,体重增长往往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身高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这与心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消耗增加、营养物质利用障碍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有所不同,新生儿期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婴儿期则表现为生长迟缓、活动耐力差等。
二、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会使心脏的负荷增加或结构异常,导致心脏功能逐渐受损。以法洛四联症为例,患儿存在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会引起右心室压力升高,长期可导致右心衰竭。心脏的射血分数可能下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心悸、气短等症状,活动耐量明显降低,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的表现。
(二)对肺部功能的影响
肺部血流的改变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情况。比如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的血液会分流到右心房,右心室的血流量增加,导致肺循环血流量增多,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而且反复的肺部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肺功能的损害。长期的肺部血流异常还可能导致肺血管床的改变,出现肺血管阻力增加,加重心脏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三、常见并发症
(一)感染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脏内膜存在异常,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当细菌侵入心内膜后,会在病变部位附着、繁殖,形成赘生物。常见的致病菌有链球菌等。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导致发热、心脏杂音改变、贫血、皮肤瘀点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心力衰竭、栓塞等严重后果。不同年龄的患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而新生儿可能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等。
(二)心力衰竭
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满足机体需求,导致体循环淤血或者肺循环淤血。左心衰竭时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右心衰竭时则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如肝大、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婴幼儿心力衰竭时往往起病急,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多汗、烦躁不安等;年长儿心力衰竭的表现相对较隐匿,但也会逐渐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
(三)肺动脉高压
在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中,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由于左向右分流较大,肺循环血流量持续增加,肺小动脉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肺血管重塑,进而发展为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会进一步加重右心的负担,使右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分流大小以及病程等因素有关,不同患儿的进展速度可能不同,严重的肺动脉高压会极大地影响患儿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