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乳腺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病因不明,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局部有肿块等表现,全身症状轻,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可确诊,需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鉴别;结节性红斑是皮下脂肪组织急性炎症,病因复杂,青年女性多见,局部是小腿伸侧红色结节,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可助诊,需与白塞病等鉴别。
一、疾病定义与病因
肉芽肿性乳腺炎
是一种以乳腺组织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口服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之间,哺乳期或非哺乳期均可发病,但非哺乳期相对多见。
结节性红斑
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常与感染(如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发病年龄广泛,青年女性多见,春秋季好发。
二、临床表现
肉芽肿性乳腺炎
局部表现:乳房可出现肿块,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或乳腺实质内,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可有粘连,伴有疼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溢液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浆液性。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破溃形成窦道,窦道分泌物较少,常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全身表现:一般全身症状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
结节性红斑
局部表现:好发于双侧小腿伸侧,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结节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为1-5厘米,常对称性分布。结节表面皮肤紧张发亮,有压痛。
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关节疼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为低热,关节疼痛可累及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
三、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肉芽肿性乳腺炎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无明显特异性改变,部分患者白细胞可轻度升高。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可升高。乳腺组织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病理表现为以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形成的非干酪样肉芽肿,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可见乳腺内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乳腺X线检查可见乳腺内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一定价值,可见乳腺内异常强化影。
结节性红斑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无特异性改变,部分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升高,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可能。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可用于排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自身抗体检查如抗核抗体等可协助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
影像学检查:下肢超声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对于排查深部静脉病变有一定帮助。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肉芽肿性乳腺炎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乳腺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进行诊断。需要与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癌等疾病进行鉴别。乳腺导管扩张症多有乳头溢液,溢液可为血性、脓性等,乳腺导管造影可见导管扩张。乳腺癌多为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乳腺钼靶或MRI检查可见肿块边界不规则,有毛刺征等恶性征象。
结节性红斑
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双侧小腿伸侧的红色疼痛性结节,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需要与白塞病、Sweet综合征等疾病进行鉴别。白塞病除了有结节性红斑表现外,还可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等多系统受累表现。Sweet综合征也可出现红色疼痛性结节,但多伴有高热,皮肤病理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