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发现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时做活检很必要,可排查恶性病变(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判断炎症程度及有无其他特殊病变;活检操作中患者要注意休息等,医护人员要遵无菌规范并向患者家属解释注意事项,活检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并保障患者健康。
一、明确胃镜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做活检的必要性
胃镜检查发现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时进行活检主要是为了明确病变的性质,排除恶性病变等情况。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胃镜下常见的表现,但仅通过肉眼观察不能完全确定病变的具体情况,通过活检可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一)排查恶性病变
1.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意义
年龄方面:对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患胃部恶性肿瘤的风险相对增加。通过活检可以早期发现是否有胃癌等恶性病变的迹象。而对于年轻人群,如果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且出现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也需要通过活检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因为虽然年轻人群患恶性病变概率相对低,但也不能完全忽视。
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必须活检的情况,但从整体健康角度,都需要通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
2.结合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有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胃部发生病变包括恶性病变的风险会升高。此时进行活检就更为必要,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恶性病变,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胃部黏膜的损伤,增加病变恶化的可能性。
3.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胃部疾病家族史,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那么在发现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时,进行活检来排查是否有遗传相关的恶性病变风险就很关键。
(二)判断炎症程度及有无其他特殊病变
1.病理检查明确炎症细节
通过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更精准地判断炎症是处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等不同程度。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比如重度炎症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炎症进展。同时,还能明确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情况,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活检病理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而指导后续是否需要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发现其他特殊病变
有些特殊的胃部病变可能在胃镜下表现不典型,通过活检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如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特殊病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
二、活检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
医生会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使用活检钳等工具,在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病变部位取少量组织样本,一般取2-3块组织,这些组织样本会被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
2.注意事项
对于患者:在活检后要注意休息,短时间内可能需要禁食一段时间,具体根据医生的安排。对于老年患者,要密切观察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反应可能相对迟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操作困难或出现意外情况,儿童在活检后也要密切观察是否有不适表现。
对于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活检操作,确保样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活检的目的和后续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特殊人群,要更加耐心地沟通,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总之,胃镜下发现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时进行活检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活检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判断炎症程度等,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来保障活检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