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Ⅱ级依据Nottingham分级系统,由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多形性及核分裂象计数界定,其病理特征体现肿瘤细胞有一定分化但异型性、增殖能力等处中间水平,治疗包括手术、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预后相对Ⅲ级较好但比Ⅰ级稍差,有一定复发风险,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且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复发风险。
一、浸润性乳腺癌Ⅱ级的定义
浸润性乳腺癌Ⅱ级是对浸润性乳腺癌进行病理分级中的一个等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通常采用Nottingham分级系统,主要依据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多形性以及核分裂象计数这三个指标来进行分级,浸润性乳腺癌Ⅱ级处于低级别(Ⅰ级)和高级别(Ⅲ级)之间。腺管形成程度方面,Ⅱ级浸润性乳腺癌腺管形成占10%-50%;细胞核多形性表现为细胞大小和形状有中度差异;核分裂象计数为4-9个/10高倍视野。
二、与浸润性乳腺癌Ⅱ级相关的病理特征及意义
(一)腺管形成程度
腺管形成是乳腺肿瘤细胞向正常乳腺结构分化的体现,Ⅱ级中腺管形成占比10%-50%,说明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分化,但分化程度不如Ⅰ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相对Ⅰ级更明显,预示着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比Ⅰ级稍强,但比Ⅲ级弱。
(二)细胞核多形性
细胞核多形性反映了肿瘤细胞的异形性,Ⅱ级时细胞大小和形状有中度差异,意味着肿瘤细胞的核形态不太规则,与正常细胞的核形态差异较Ⅰ级明显,这提示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相对活跃程度处于中间水平。
(三)核分裂象计数
核分裂象计数为4-9个/10高倍视野,核分裂象是细胞增殖的标志,核分裂象计数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增殖能力,其增殖速度介于Ⅰ级和Ⅲ级之间。
三、浸润性乳腺癌Ⅱ级的治疗相关
(一)手术治疗
一般会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手术方式,对于适合保乳的患者,也可能进行保乳手术,但需要综合评估肿瘤大小、位置等因素。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注重术后的美观和功能恢复;老年患者则需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情况等。
(二)辅助治疗
1.化疗:通常会进行辅助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如AC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可能会调整,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化疗对生育功能等的影响,老年患者则要考虑肝肾功能等对化疗药物代谢的影响。
2.放疗:保乳术后通常需要进行放疗,浸润性乳腺癌Ⅱ级患者一般也需要根据病情接受相应的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
3.内分泌治疗:如果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会考虑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如他莫昔芬等,不同年龄和绝经状态的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和药物选择有所不同,绝经前和绝经后的患者内分泌治疗策略有差异。
四、预后相关
(一)总体预后情况
浸润性乳腺癌Ⅱ级的预后相对Ⅲ级较好,但比Ⅰ级稍差。一般来说,患者的5年生存率等相对处于中间水平。年龄较小的患者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能预后相对较好;老年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预后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肿瘤的分期、患者的全身状况等都会影响预后,比如早期发现的浸润性乳腺癌Ⅱ级患者预后通常比发现较晚的患者好。
(二)复发风险
相比Ⅰ级,浸润性乳腺癌Ⅱ级有一定的复发风险,需要患者在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包括乳腺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并及时处理。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是否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度运动等,也会对复发风险产生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