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前驱感染史、典型症状如血尿、水肿、高血压;实验室检查有尿液检查(尿常规、尿相差显微镜检查)、血液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中的血清补体、肾功能、抗链球菌溶血素O);影像学检查有超声检查、肾活检,超声可助排除其他病变,肾活检对不典型病例诊断鉴别重要,儿童检查有其特点需注意。
一、临床表现
1.前驱感染史: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链球菌等细菌的前驱感染史,如咽炎、扁桃体炎或皮肤感染等,不同年龄人群前驱感染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扁桃体炎相关表现,成人皮肤感染相关的情况也不少见。
2.典型症状
血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其中约40%表现为肉眼血尿,尿色可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血尿的出现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不同年龄患者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可能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儿童可能因病情感知和表达差异在发现上相对成人可能稍晚。
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症状,多见于眼睑及颜面,晨起明显,重者可波及全身,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等。水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有关,儿童由于组织疏松等特点可能水肿表现相对更明显。
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有关,一般随着尿量增多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不同年龄人群血压升高程度可能有一定不同,成人血压升高相对儿童可能更需密切监测和干预。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蛋白常为(+)-(++),尿沉渣镜检可见多量红细胞,还可见红细胞管型等,红细胞管型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有一定特异性,不同年龄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形态可能无本质差异,但数量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区别。
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变形红细胞尿多见,通过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区分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对于儿童和成人在区分血尿来源上具有相同的诊断价值。
2.血液检查
血常规:急性期患者常见轻度贫血,与血液稀释等有关,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特点,贫血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潜在影响,需关注;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与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生化检查
血清补体:血清补体C3早期明显下降,于8周内渐恢复正常,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特征性变化,补体C3下降的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有关,不同年龄患者补体C3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儿童可能因免疫发育特点在补体恢复时间上需动态观察。
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GFR)可有不同程度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儿童由于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肾功能受损时可能对其未来肾脏功能发展产生影响,需谨慎评估和处理。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史,ASO升高的时间与感染发生到出现抗体的时间有关,不同年龄人群ASO升高的阳性率可能因感染机会等因素有一定差异。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双肾超声检查可见双肾体积可正常或轻度增大,实质回声增强等,超声检查可帮助排除其他肾脏器质性病变等,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需注意适度镇静等以配合检查,成人一般可较好配合检查。
2.肾活检:在临床诊断不明确时可考虑肾活检,肾活检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免疫荧光可见IgG及C3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呈驼峰状沉积于上皮下,肾活检对于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儿童进行肾活检需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