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治疗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用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严格控血糖;饮食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早期以优质蛋白为主、儿童生长发育阶段需谨慎)、控制盐摄入(每日不超5克,合并高血压或水肿更少);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定期进行,不同年龄调整方案)、腹膜透析(可在家进行,不同年龄适应情况不同)、肾移植(有合适供体可选,不同年龄预后不同)。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肾萎缩进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存在高血压的肾萎缩患者,需积极控制血压。一般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这类药物除了降压外,还能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可使肾衰进展风险降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可能的差异,如老年患者可能对药物降压反应更敏感,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
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引起肾萎缩的常见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可通过饮食、运动和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等)使血糖达标。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为肾萎缩的进程。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有所不同,儿童糖尿病患者需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低血糖发生等。
饮食治疗
限制蛋白质摄入:根据肾萎缩患者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早期肾萎缩患者可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减少植物蛋白摄入,因为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会加重肾脏负担。例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会使肾小球高滤过,加速肾单位硬化。不同年龄患者对蛋白质限制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限制需更谨慎,要保证足够营养支持生长;老年患者则需在保证营养的同时避免过多蛋白质加重肾脏负担。
控制盐摄入:一般建议肾萎缩患者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对于合并高血压或水肿的患者,盐摄入应更少。减少盐摄入可减轻水肿,降低血压,从而保护肾脏功能。不同性别患者对盐摄入的反应无明显差异,但年龄因素需考虑,老年患者可能因味觉减退等原因较难控制盐摄入,需家属协助监督。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当肾萎缩患者肾功能严重恶化,达到尿毒症阶段时,可考虑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血液透析需要定期进行,一般每周2-3次,每次4-5小时。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需注意调整透析方案,儿童由于体重小、代谢快等特点,透析频率和剂量可能与成人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血管等基础疾病,透析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低血压等并发症。
腹膜透析:也是肾萎缩患者进入尿毒症阶段的治疗选择之一。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腹腔内灌入透析液,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腹膜透析可在家中进行,患者需掌握操作方法,注意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腹膜透析的适应情况不同,儿童腹膜透析需考虑腹透液量等调整;老年患者要注意腹腔粘连等情况对腹膜透析效果的影响。
肾移植:如果有合适的供体,肾移植是治疗肾萎缩较理想的方法。肾移植可恢复肾脏的正常功能,但需要进行组织配型等术前评估,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不同年龄患者肾移植的预后有所不同,儿童肾移植后需关注生长发育及免疫抑制剂对其生长的影响;老年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使用需权衡感染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