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脏瓣膜病需从多方面进行防治,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预防感染,以维护心脏瓣膜健康。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不少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长期可影响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要定期监测血压,一般建议老年人至少每年测量1-2次血压,有条件者在家中自行监测更好。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不超过6克;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等)以及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糖尿病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脏瓣膜,如导致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等。糖尿病患者要严格管理血糖,包括饮食控制(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适当运动以及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等,使血糖尽量控制在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等合理范围,以减少对心脏瓣膜的不良影响。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均衡营养:保证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每日应摄入4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以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每周至少吃2次深海鱼,如三文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豆类及豆制品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控制体重:老年人要维持健康体重,体质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kg/m2。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如果体重超标,要逐步减轻体重,每周减重0.5-1千克较为合适。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每天可进行30-60分钟的散步,速度适中;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动作缓慢、柔和,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柔韧性,且对关节压力小。运动频率一般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运动达到身体微微出汗、稍有呼吸加快但能正常交流的程度即可。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高强度竞技类运动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影响心脏瓣膜,所以老年人必须戒烟。对于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男性饮酒量不超过50度白酒50毫升,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女性饮酒量相应减半,尽量避免酗酒。
三、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瓣膜的异常情况,如瓣膜增厚、钙化、反流或狭窄等病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同时,也要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了解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
四、预防感染
1.呼吸道感染:在季节变化、气温骤变时,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就医治疗,因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诱发心脏瓣膜病变的加重或出现其他心脏并发症。
2.口腔感染: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每年至少进行1次口腔检查和清洁。因为口腔感染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等途径影响心脏瓣膜,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相关心脏问题,进而影响心脏瓣膜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