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通常会致肚子疼,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脐周等,性质有隐痛、胀痛、绞痛等,不同人群腹痛表现有差异,儿童难准确描述、成人可较准确描述,且伴随症状与腹痛有关,呕吐后腹痛可能缓解、腹泻后腹痛或缓解但严重腹泻会加重腹痛。
一、疼痛特点及机制
1.疼痛部位
一般来说,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脐周等。这是因为胃肠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炎症刺激胃肠黏膜及周围神经,从而引发疼痛。例如,当病原体感染或食用不洁食物等因素导致胃肠黏膜受损时,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传导至中枢产生疼痛感觉,疼痛定位相对集中在上腹部和脐周区域。
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胃肠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急性肠胃炎时腹痛部位也多在脐周及上腹部附近。儿童的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炎症对其胃肠的刺激同样会引发相应部位的疼痛。
2.疼痛性质
腹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当胃肠蠕动紊乱时,可能出现绞痛,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比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胃肠黏膜炎症,影响胃肠正常的运动节律,平滑肌强烈收缩就会产生绞痛感;而隐痛、胀痛则可能是炎症较为缓和,对胃肠刺激相对较轻时的表现,是胃肠黏膜及周围组织受炎症刺激后的一种持续或间断的钝痛或胀满样疼痛。
二、不同人群腹痛表现差异
1.儿童
儿童患急性肠胃炎时腹痛表现可能更难以准确描述。他们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表现来间接反映腹痛。这是因为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像成人一样明确指出腹痛的具体部位和性质,所以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儿童的行为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腹痛及可能的病情变化。例如,原本活泼的儿童突然变得烦躁不安,频繁用手按压腹部等行为都可能提示腹痛。
儿童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痛还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程度有关。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儿童的腹痛可能相对较为多样,且可能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腹痛程度也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成人
成人患急性肠胃炎时,能够相对准确地描述腹痛的部位、性质等。比如,成人可能会明确表示上腹部有胀痛感,或者脐周有绞痛感等。而且成人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问诊,提供更详细的腹痛相关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例如,成人可以描述腹痛是在进食某种特定食物后加重,还是在空腹时更明显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急性肠胃炎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伴随症状与腹痛的关系
1.呕吐
当急性肠胃炎伴有呕吐时,腹痛可能会在呕吐后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是因为呕吐使胃肠内压力暂时降低,减轻了对胃肠黏膜及神经的刺激。例如,患者因食用不洁食物导致急性肠胃炎,出现频繁呕吐,在呕吐之后,胃肠内积聚的内容物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减轻,腹痛可能会有所减轻。但如果呕吐频繁,可能会导致脱水等情况,进而影响腹痛的表现,需要密切关注。
对于儿童来说,呕吐伴随腹痛时更需要注意补液等治疗。因为儿童本身体液调节能力较弱,频繁呕吐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又可能加重腹痛的程度或者影响病情的发展,所以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持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
2.腹泻
腹泻时,肠道蠕动加快,也可能与腹痛相互影响。一般来说,腹泻后肠道内的刺激物被排出,腹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腹泻严重,导致机体失水、电解质紊乱等,又会反过来加重腹痛。例如,急性肠胃炎患者每天腹泻多次,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会引起胃肠痉挛加重,从而使腹痛加剧。在不同人群中,这种影响也有差异,儿童腹泻导致脱水等情况的风险更高,所以对于儿童急性肠胃炎伴有腹泻的情况,更要注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缓解腹痛及其他不适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