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烧原因多样,需明确是感染还是疾病本身活动等所致,低热处理可休息、补水、物理降温,中高热处理需及时就医,儿童和老年患者发烧有不同注意事项,要及时明确原因并依情况采取措施及针对不同人群妥善护理。
一、明确发烧原因
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疾病本身活动等。需仔细评估患者情况,包括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发烧的具体原因。例如,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检查,以及尿液检查等评估肾病综合征病情活动情况。
(一)感染相关
1.细菌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免疫球蛋白丢失,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如肺部感染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可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2.病毒感染:常见的如感冒病毒感染,可出现发热、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真菌感染: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真菌感染。
(二)疾病本身活动
肾病综合征病情活动时,患者的炎症状态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出现发热情况,但一般多为低热,同时可能伴有肾病综合征相关的其他表现,如蛋白尿增多、水肿加重等。
二、根据发烧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一)低热处理(体温<38.5℃)
1.一般处理
休息:让患者多休息,减少机体消耗,有利于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活动。
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发热时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体温的散发。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少量多次喂养,保证水分摄入。
物理降温: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对于儿童,用32-34℃的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注意避免擦拭胸部、腹部等敏感部位。
(二)中高热处理(体温≥38.5℃)
1.非药物干预基础上考虑就医:当体温达到中高热时,除了上述一般处理外,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等特点,更要谨慎对待中高热情况,及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病灶等情况。如果是感染导致的中高热,可能会根据感染类型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等。但要注意,在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下,避免低龄儿童自行使用一些不恰当的退热措施等,一切处理需在专业医疗指导下进行。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烧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医。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降温方法等。
2.饮食方面:保证营养均衡,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过于油腻等加重胃肠道负担的食物。
(二)老年患者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烧时,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变化。同时,在用药等方面要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药物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的药物等。
总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烧时要及时明确原因,根据发烧程度采取合适的措施,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儿童、老年等)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和处理,及时就医是关键,以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