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需及时就医评估,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分娩时要根据胎儿情况选择时机,分娩后需观察,同时特殊人群孕妇要重视相关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不良妊娠史等的孕妇更要警惕并及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及时就医与评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特有疾病,一旦怀疑或确诊,需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血糖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胎儿状况。对于孕妇来说,及时就医能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因为病情进展可能非常迅速,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例如,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发现转氨酶升高等异常情况,凝血功能检查能了解孕妇凝血状态,这对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二、支持对症治疗
一般支持治疗:
休息与监护:孕妇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同时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护孕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胎儿的胎心等情况。休息有助于身体机能的调整,而严密监护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营养支持:提供合理的营养供给,保证孕妇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基本代谢需求,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等指标,因为AFLP常伴有血糖异常等情况。例如,可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确保营养均衡。
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处理:由于AFLP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相关药物或采取措施来纠正凝血障碍,如补充凝血因子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专业诊疗规范。同时,要预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孕妇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
低血糖处理:因为AFLP常伴有低血糖,需要及时监测血糖并进行纠正,可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方式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能量供应。
三、分娩相关处理
分娩时机选择:
胎儿情况良好时:如果胎儿状况良好,孕妇病情相对稳定,医生会根据孕周等情况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一般来说,孕周达到37周及以上时,可考虑适时终止妊娠,以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等方式娩出胎儿,具体分娩方式需根据孕妇的产道、胎位等情况以及胎儿的宫内状况来决定。
胎儿窘迫等情况时:若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不管孕周大小,可能需要立即终止妊娠,以抢救胎儿生命,此时可能会选择剖宫产等紧急分娩方式。
分娩后观察:
孕妇分娩后仍需要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产后病情可能还有反复的可能。要持续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恢复情况,同时关注产妇的一般状况,如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发生。
四、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年龄因素:无论是年轻孕妇还是高龄孕妇,发生AFLP时都需要高度重视。年轻孕妇可能因为身体相对较为强壮而容易忽视早期症状,但病情进展可能同样迅速;高龄孕妇本身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发生AFLP后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医护人员更加密切地监测和精心治疗。
生活方式影响:在妊娠期,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果在孕期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黄疸等疑似AFLP的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能因为一些错误观念而延误就诊。
病史相关:对于有过不良妊娠史等情况的孕妇,发生AFLP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这类孕妇在孕期更要提高警惕,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表现要毫不犹豫地就医,因为她们的身体状况可能更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