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前期有运动症状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情绪与认知改变等;可通过观察症状表现、对比正常情况自我诊断,发现可疑症状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老年、有家族史人群需更关注,儿童及青少年出现类似症状要谨慎评估排除其他病因。
一、帕金森病前期症状
1.运动症状
震颤:多为单侧手部开始出现震颤,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安静休息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例如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在年龄方面,老年人出现此类震颤需提高警惕,但年轻人也可能发病,不过相对少见。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
肌强直:表现为肌肉僵硬,患者感觉肢体发沉、活动不灵活。面部肌肉受累时,会出现表情呆板,眨眼减少,呈“面具脸”。肌强直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肢体活动,如穿衣、扣纽扣等动作变得缓慢、困难。
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比如起床、翻身、步行、变换姿势等动作变得迟缓。写字时字体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
2.非运动症状
嗅觉减退: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前期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这可能是由于嗅觉神经受累所致。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人可能嗅觉减退表现不明显,但仍需关注自身嗅觉变化。
睡眠障碍:常见的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夜间翻身困难等。睡眠中可能出现大声说话、肢体舞动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尤其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较为常见。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为便秘,这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引起;还可能出现血压波动,直立性低血压较为常见,患者站立时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因体位变化快时更易发生。另外,也可能出现多汗、排尿困难等症状。
情绪与认知改变:前期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可能有轻度的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轻度减退等,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二、自我诊断方法
1.观察症状表现
首先回顾自身是否出现上述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如果发现单侧手部有搓丸样震颤,且在安静时明显,活动后减轻;或者出现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如穿衣动作变慢;以及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便秘等情况,都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睡眠障碍,要留意入睡是否困难,夜间睡眠中是否有异常动作等情况。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方面,关注是否有长期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相关表现等。
2.对比正常情况
将自身情况与同龄人正常情况进行对比。比如同龄人做精细动作时很灵活,而自己做扣纽扣等动作明显缓慢;同龄人嗅觉正常,而自己最近闻气味明显不如以前灵敏等。
考虑自身生活方式对症状的影响,若生活方式无明显特殊改变,但出现上述异常症状,更要警惕帕金森病前期可能。
3.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
即使自我发现有一些可疑症状,也不能仅凭自我诊断就确定患有帕金森病,因为还有其他疾病可能导致类似症状。所以当发现有可疑表现时,应及时前往神经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等)来进一步明确诊断,不能自行盲目判定患有帕金森病,以免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治。例如头颅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脑部病变引起的类似症状。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群本身是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一旦有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对自身出现的相关症状要更加警觉,定期关注身体状况,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而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如果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由于相对罕见,更要谨慎评估,排除其他特殊病因后再考虑帕金森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