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增生性IgA肾病有牛津分类和WHO分类两种分类方式,牛津分类下I级是少数节段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5%肾小球)、免疫荧光IgA系膜区颗粒状沉积,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基础健康状况有影响;II级是节段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5%-50%肾小球)、免疫荧光IgA沉积范围扩大,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可能,长期高蛋白饮食有影响;III级是节段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范围为25%-75%肾小球、免疫荧光IgA沉积更明显,各年龄层均可发病,过度劳累有影响。WHO分类下I型是局灶节段性病变、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免疫荧光IgA少量系膜区沉积,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有影响;II型是节段性病变范围相对较广、系膜细胞和基质中度增生、免疫荧光IgA沉积增多,各年龄段分布,高盐饮食有影响;III型是节段性病变范围较大、系膜细胞和基质重度增生、免疫荧光IgA较广泛且较强沉积,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可能,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有影响。
一、根据牛津分类的局灶增生性IgA肾病分类
(一)I级
1.病理表现:光镜下可见少数节段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5%肾小球),免疫荧光可见IgA在系膜区呈颗粒状沉积。
2.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别差异无明显突出特点,一般生活方式对其直接影响较小,但基础健康状况可能影响病情进展,有基础肾脏疾病相关病史者可能更易在此病理阶段出现病变。
(二)II级
1.病理表现:光镜下可见节段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5%-50%肾小球),免疫荧光IgA沉积范围较I级有所扩大,仍以系膜区颗粒状沉积为主。
2.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发病可能,性别因素不是决定此级分类的关键,生活方式中如长期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从而影响该级病变的发展,有既往肾脏感染等病史者需更关注此阶段病变情况。
(三)III级
1.病理表现:光镜下节段性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范围为25%-75%肾小球,免疫荧光IgA沉积更明显,系膜区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强度可能增加。
2.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各年龄层均可发病,性别因素无特殊偏向,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及肾脏血流,进而影响该级病变,有慢性肾脏疾病家族史者需警惕此级病变的发生发展。
二、根据WHO分类的局灶增生性IgA肾病分类
(一)WHOI型局灶增生性IgA肾病
1.病理表现:光镜下局灶节段性病变,肾小球病变范围局限,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免疫荧光IgA呈少量系膜区沉积。
2.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概率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中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但过度运动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负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可能在该型病变中有不同表现。
(二)WHOII型局灶增生性IgA肾病
1.病理表现:光镜下节段性病变范围相对较广,系膜细胞和基质中度增生,免疫荧光IgA沉积较WHOI型增多,系膜区沉积更明显。
2.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分布,性别因素不突出,生活方式中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如高盐饮食,可能影响血压及肾脏滤过功能,从而与该型病变的进展相关,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病史者需注意此型病变的发生。
(三)WHOIII型局灶增生性IgA肾病
1.病理表现:光镜下节段性病变范围较大,可达大部分肾小球受累,系膜细胞和基质重度增生,免疫荧光IgA在系膜区呈较广泛且较强的沉积。
2.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发病可能,性别因素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机体免疫调节,进而影响该型病变的发展,有基础肾脏疾病且病情控制不佳者更易出现此型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