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可引发感染、血栓栓塞并发症、急性肾损伤及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等问题。感染因免疫下降等致多部位感染,儿童和老年患者风险有别;血栓栓塞因高凝状态致肾静脉、肺等部位血栓,老年患者风险更高;急性肾损伤因血容量不足等致尿量减少、肌酐升高等,儿童和老年患者表现不同;蛋白质代谢紊乱致营养不良等,脂肪代谢紊乱致动脉硬化等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儿童和老年患者受影响各异。
具体表现: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呼吸道感染较为多见,如肺炎等;泌尿道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皮肤感染可能表现为疖、痈等。例如,有研究表明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呼吸道感染在其中占比较大。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且长期使用激素等治疗,感染风险更高,需要特别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等,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本身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同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更需密切关注,加强防护。
血栓、栓塞并发症
原因:肾病综合征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因为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肝脏合成蛋白质增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衡;同时,尿中丢失抗凝血酶Ⅲ等抗凝物质,导致血液高凝,容易形成血栓、栓塞。
常见部位:肾静脉血栓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血栓并发症,表现为突发的腰痛、血尿加重等;肺栓塞也是较为严重的情况,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其他还可能有下肢静脉血栓等,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等。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肾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0%-50%。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本身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再加上肾病综合征导致的高凝状态,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虽然相对少见,但也需关注血液高凝情况,在治疗过程中综合评估血栓风险。
急性肾损伤
原因: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容量不足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大量蛋白尿使血浆白蛋白降低,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肾灌注不足;另外,某些药物的使用、肾间质水肿等也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
表现:患者可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例如,部分患者在感染、大量使用利尿剂等情况下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相关研究显示,约有一定比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发生急性肾损伤,尤其是在存在一些诱发因素时。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发生急性肾损伤时,由于其肾脏代偿功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本身肾功能储备较差,发生急性肾损伤后恢复相对困难,更要谨慎处理可能导致肾损伤的各种因素,如合理使用药物等。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蛋白质代谢紊乱
原因: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肝脏合成蛋白质增加但不能完全弥补丢失,导致机体蛋白质营养不良,出现低蛋白血症等。
影响: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患者)、抵抗力下降等。儿童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丢失过多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成人患者也会出现乏力、水肿不易消退等情况。
脂肪代谢紊乱
原因: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等有关。
影响:长期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硬化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例如,高脂血症会使血管内皮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儿童患者长期脂肪代谢紊乱也可能对其血管等远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老年患者则更容易因脂肪代谢紊乱引发心血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