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肾病综合征可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引起。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微小病变型肾病与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细胞免疫失调致足细胞损伤有关;膜性肾病与自身免疫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致肾小球损伤有关;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免疫因素有关。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糖尿病肾病因糖尿病病程长致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淀粉样变性与多种因素致淀粉样物质沉积有关;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因骨髓瘤细胞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致肾损伤;感染相关性肾病因老年免疫力低,感染引发免疫反应致肾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因自身免疫病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肾脏致损伤。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
多见于儿童,但老年也可发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尤其是细胞免疫失调,导致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肾病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老年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影响了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二)膜性肾病
是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肾小球损伤,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出现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表现。研究发现,老年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一些自身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人群,如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等与膜性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老年患者也可出现,其病因可能与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长期的高血压、高滤过等因素导致局部肾小球节段性硬化。另外,免疫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局部损伤、硬化,进而引发肾病综合征。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一)糖尿病肾病
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升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糖尿病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质增生,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受损,出现大量蛋白尿,进而发展为肾病综合征。据统计,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一定比例会逐渐进展为糖尿病肾病并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
(二)肾淀粉样变性
老年人群中肾淀粉样变性较为常见,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肾小球等肾脏组织中,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其病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肿瘤等可导致异常蛋白代谢,产生淀粉样蛋白前体,沉积在肾脏引起病变。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疾病较多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肾淀粉样变性相关的肾病综合征。
(三)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老年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高发人群,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在肾小球等肾脏组织,导致肾脏损伤。这些轻链蛋白引起肾小管阻塞、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等,从而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研究显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合并肾病综合征。
(四)感染相关性肾病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一些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伤。例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肾炎,老年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抗原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肾小球炎症,出现肾病综合征。另外,细菌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也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导致肾脏病变,引发肾病综合征。
(五)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
老年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等靶器官,引起肾小球炎症、损伤,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出现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