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等相关情况可引发上腹部不适(疼痛特点、饱胀感)、消化不良相关症状(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及其他症状(反酸烧心、口臭),不同人群在这些症状表现上有差异,且生活方式、病史等会影响症状出现。
一、上腹部不适
1.疼痛特点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没有特定的典型规律,可能为隐痛、胀痛等。部分患者疼痛与进食有关,如进食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加重或缓解的情况,但个体差异较大。从年龄角度看,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疼痛性质,但会表现出腹部不适、哭闹等;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如经常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的人,更容易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患者,上腹部不适的概率相对更高。
2.饱胀感
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饱胀,即使进食很少量的食物也会有饱腹感。这种饱胀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影响患者的食欲。对于儿童来说,饱胀感可能导致进食量明显减少,影响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入;老年患者饱胀感可能会加重营养不良的风险,因为食欲下降会进一步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取。在生活方式上,运动量过少的人更容易出现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加重饱胀感;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加重饱胀等不适症状。
二、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1.食欲减退
患者食欲明显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儿童患者食欲减退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营养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老年患者食欲减退则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健康问题。从病史角度看,有过胃部手术史的患者,由于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更容易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可能会通过影响神经调节而导致食欲减退。
2.嗳气
患者会频繁出现嗳气现象,即胃内气体向上经食管排出。嗳气可能会让患者感觉上腹部稍微舒适一些,但会影响患者的社交和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来说,嗳气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老年患者嗳气如果频繁出现,可能提示胃肠动力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胃肠功能状态。在生活方式方面,经常吞咽空气的人,如习惯大口进食、嚼口香糖等,更容易出现嗳气症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嗳气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3.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严重时可导致呕吐。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老年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加重营养不良,因为营养物质摄入减少且可能因呕吐而丢失。生活方式上,饮食不洁的人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从而导致恶心呕吐;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药物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三、其他症状
1.反酸烧心
胃酸反流至食管,患者会感到胸骨后有烧灼感,即烧心,同时伴有反酸现象。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受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烦躁等不适;老年患者反酸烧心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夜间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从而导致睡眠中被不适症状惊醒。从病史角度看,有食管裂孔疝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生活方式中,肥胖人群由于腹腔压力较高,胃酸更容易反流,从而增加反酸烧心的发生概率。
2.口臭
由于胃部消化功能紊乱,可能会产生异味,导致口臭。儿童患者口臭可能是胃肠功能问题的一个信号,需要家长重视;老年患者口臭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口腔卫生状况、胃肠道疾病等,口臭会影响老年患者的社交和心理状态。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即使胃肠道没有问题也可能出现口臭,但如果同时有胃肠道疾病,口臭会更加明显;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口腔和胃肠道环境,加重口臭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