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贝赫切特综合征)、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头部外伤等引起的脑膜炎症反应。
一、感染性因素
(一)细菌感染
1.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和成人急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发炎症。在儿童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侵袭。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中,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随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
2.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急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因。在儿童群体中,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该菌进入人体后,可迅速在鼻咽部繁殖,然后侵入血流,最终到达脑膜,导致脑膜的炎症病变。
3.流感嗜血杆菌: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该菌可引起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发炎症。
(二)病毒感染
1.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更容易感染肠道病毒。病毒侵入人体后,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起脑膜的炎症。例如,在肠道病毒流行季节,儿童感染后发生病毒性脑膜炎的风险增加。
2.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对于有疱疹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更容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并引发脑膜炎。病毒可经嗅神经或三叉神经侵入人体,然后到达脑膜引起炎症。
(三)真菌感染
1.新型隐球菌: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后进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可出现慢性起病的脑膜炎症状,如头痛、发热、呕吐等。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包括脑膜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包括脑膜组织,导致脑膜发生炎症。女性患者相对多见,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涉及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
2.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其中包括脑膜炎。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免疫系统攻击血管和脑膜等组织,导致炎症发生。
(二)其他非感染性因素
1.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作为过敏或不良反应。例如,个别患者使用某些抗生素后可能出现药物性脑膜炎症,但相对较为少见。药物引起的脑膜炎症通常与个体的特异质反应有关,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出现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等表现时,需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
2.头部外伤:头部外伤后,脑膜可能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炎症反应。例如,严重的头部外伤导致脑膜破裂,外界的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侵入脑膜引起感染性脑膜炎,或者外伤本身引起无菌性的脑膜炎症反应。对于头部外伤患者,尤其是有脑膜损伤表现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是否出现脑膜炎相关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