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需从多方面进行预防与管理,包括预防感染以避免复发或加重,合理饮食保证营养与肾脏功能,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异常,规范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以降低并发风险。
一、预防感染
原因: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免疫球蛋白丢失,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又可诱发肾病综合征复发或加重。
措施: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需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生活环境的卫生管理,玩具等物品定期清洁消毒,饮食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引起肠道感染。
二、合理饮食
原因:合理的饮食对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脏功能非常重要。不合理的饮食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病情。
措施: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可选择谷类、薯类等作为主要热量来源;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1.0-1.2g左右,但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控制盐分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一般不超过3g,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咸菜等高盐食物,防止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减少脂肪摄入,选择植物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便秘,因为便秘可能会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儿童患者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避免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影响生长发育。
三、适度运动
原因: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措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避免出现疲劳感。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孕妇患者,运动要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轻柔的运动方式,如慢走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对胎儿和自身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儿童患者可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等,但要避免过度奔跑、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身体发育和病情。
四、定期体检
原因: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肾病综合征相关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措施:一般建议肾病综合征高危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家族肾病综合征病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至少每年1-2次。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更要密切监测肾脏相关指标,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容易并发肾病综合征。老年人要加强肾脏相关体检项目的检查频率,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变化。儿童患者也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尿常规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肾脏问题。
五、规范治疗基础疾病
原因: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如果控制不佳,容易引发肾病综合征,所以规范治疗基础疾病是预防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措施: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0mmol/L以下;对于高血压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规律用药,定期复查自身抗体等指标,控制病情活动,降低并发肾病综合征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