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后有诸多注意事项,术前要调节心理、做好身体准备,包括饮食、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术后要护理伤口、康复锻炼、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患者各有特殊注意事项,需分别细致护理。
身体准备
饮食:术前一段时间应遵循低脂、低盐饮食原则,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例如尽量不吃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手术安全。
戒烟限酒: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导致血管收缩、痰液增多等,饮酒也会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术前应严格戒烟限酒,一般建议至少提前2周戒烟,减少饮酒量直至完全不饮酒,以降低手术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要合理控制血糖水平,使其达到手术要求的指标,如血糖一般需控制在适当范围,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术后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
保持清洁干燥:术后要注意手术伤口的护理,定期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按时换药,避免伤口感染。如果是肥胖患者,伤口愈合可能相对较慢,更要注意加强护理。
避免剧烈活动: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牵拉伤口导致疼痛或影响伤口愈合。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家属可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康复锻炼
循序渐进:术后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一般术后第1-3天可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如屈伸腿部、握拳等;术后1周左右可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逐渐进行床边站立、行走等活动。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可适当加快康复锻炼的进度,但要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
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可以通过吹气球等方式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每天可多次进行,每次坚持一定时间。
饮食管理
营养均衡:术后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可适当增加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身体恢复。但要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
控制食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增加心脏负担。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消化能力,合理安排每餐的食量,一般可分为5-6餐进食。
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果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心率过快或过慢、血压波动较大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例如,老年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更需要加强监测。
症状观察:注意观察有无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病情有变化,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在护理方面要更加细致,如伤口护理要更频繁地观察,康复锻炼要更缓慢地推进,同时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肺部功能相对较弱。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保持其心情舒畅,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术后可能面临一些特殊情况,如激素变化等对身体恢复的影响。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女性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焦虑等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在康复锻炼等方面也要根据女性患者的身体特点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过度劳累等情况。
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术后要特别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加强呼吸康复锻炼,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肾功能变化,遵循相应的饮食和治疗原则,确保身体各器官功能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