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性心包炎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由毒素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相应体征,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需透析及对症支持,及时有效治疗可改善预后,延误则预后差,儿童患者预后更复杂。
一、定义
尿毒症性心包炎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尿毒症时毒素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包炎症。
二、发病机制
1.毒素蓄积:尿毒症患者体内蓄积的尿素、尿酸等毒素可刺激心包膜,引发炎症反应。例如,尿素可被心包膜中的尿素酶分解为氨,氨对心包膜有刺激性,从而导致心包炎症。
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患者常存在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这些紊乱可影响心包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促使心包炎的发生。比如,低钙血症可使心肌及心包膜的应激性增加,容易引发炎症反应。
3.其他因素:尿毒症患者常伴有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心包炎症。同时,心血管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参与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病过程。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胸痛:患者可出现心前区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尖锐性、刺痛或压榨样痛,疼痛可因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而加重。在儿童患者中,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但也可能因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视。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这与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或肺部淤血等有关。对于儿童来说,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
其他: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水肿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为尿毒症本身会影响儿童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2.体征
心包摩擦音:是尿毒症性心包炎较为特征性的体征,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呈抓刮样粗糙音,多位于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但儿童患者的心包摩擦音可能较难被发现,需要医生仔细听诊。
心包积液体征:当出现大量心包积液时,可出现心界扩大、心音遥远等体征。儿童大量心包积液时可能会出现心前区饱满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1.病史:有尿毒症病史,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导致肾功能衰竭进入尿毒症期的患者。对于儿童患者,要询问其既往肾脏疾病史等情况。
2.临床表现:出现上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心包摩擦音等体征。
3.辅助检查
心电图:可出现ST段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等改变,但心电图改变缺乏特异性。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包积液的重要方法,可发现心包腔内的无回声区,明确心包积液的量等情况。对于儿童,超声心动图检查相对安全且能较好地观察心包情况。
心包穿刺液检查:若进行心包穿刺,穿刺液检查可发现积液为渗出液,细胞数增多等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心包穿刺是有创操作,需要谨慎进行。
血液检查:可发现肾功能指标异常,如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同时可能伴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五、治疗原则
1.透析治疗:积极进行透析治疗是关键,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方式清除体内毒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如腹膜透析可能更适合一些小年龄儿童,因为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2.对症支持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治疗,如对于胸痛明显的患者,可在明确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适当使用镇痛药物,但儿童要严格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和药物。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等。
六、预后
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如果能早期诊断并积极进行透析等治疗,多数患者的心包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如果病情延误,出现严重的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则预后较差。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尿毒症性心包炎对其预后的影响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心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